南京的每寸土地都有故事,每条街巷都是历史。
跟我一起走进板仓街,找寻时光沉淀下的金陵记忆。
▲一条板仓街,街头与街尾的打开方式都不同。
板仓街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太平门外,南起于龙蟠路(近地铁4号线岗子村站),北至花园路(近地铁4号线蒋王庙站)。
从岗子村站1号口出来,就可以看到板仓街的路牌,板仓街也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板仓街西面是太阳宫和紫峰两个标志性的建筑,还有我们熟悉的玄武湖。
这条在紫金山脚下的三里长街,有着绝佳的地理位置,一面风景,一面市井,却总是被人忽视。
01
板仓街附近明代功臣墓
在板仓街东面北安门街旁,有着两座神秘的明功臣墓。一是仇成墓,二是常遇春墓。
顺着北安门街一段水泥墙隔开的小门进入,沿着登山步道往右边走,就能先看到仇成墓。
仇成墓神道石刻较明初其他功臣墓破坏更严重,两只石虎都倒在泥土中且前腿都没有了(现用水泥修补了)。
经实地考察,现在仇成墓已经没有墓丘了,墓前石刻也只剩下1个石武将,2个石虎,2个石羊,2个带马弁的石马。
走另外一条竹林道,大约30米,便会发现常遇春墓。掩映在一片竹林中的常遇春墓,多少带有一点神秘和野趣。
常遇春墓原址为六朝古刹草堂寺,元末草堂寺毁于战火,明初以其地为常遇春墓址,现址墓道两侧尚存1个石柱,2个石马,2个石虎,2个石羊,2个武将石像。
南京作为十朝都会,明初这段时期在南京历史研究者的眼中更是非常重要的历史阶段。
南京作为明代都城的这些年,很多优秀的建筑应运而生,他们遗留下的种种遗迹都从各个侧面向我们展示着那段辉煌的过去。
02
消失的板仓街78号
《非常周末》是老南京人非常熟悉的一档节目,此节目正红火的时候,板仓街也跟着沾了光。
去锁金村机械电影厂看这档综艺节目的人,给板仓街带来了些许人气。
而后来大家对板仓街的印象大多数板仓街78号的南师大紫金校区。
南京师范大学紫金校区是原化工部南京动力专科学校校址。2000 年并入南京师范大学。
紫金校区虽然占地面积不大,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经过几十年不断的精心建设、维护,校园里大树参天,浓荫蔽日,校园里水杉路、梧桐路、雪松路、玉兰路、香樟路经纬相交。
学校一直有变化,但是大门口那个高大的雪松,却一如既往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第一教学楼是由江苏省建筑工程管理局设计的仿苏建筑,尽管屋顶衔架有所改造,配色略有更改,但标志性的“尖窗”造型也依旧保留着。
曾经风格古朴的图书馆,少不了南师学子排队、晨读、复习的身影。
小小的板仓街78号,给了南师大紫金校区的学子们四年温暖的大学生活。
时光流逝,紫金校区也在光阴里改变了很多。
2017年3月3日,南京师范大学从紫金校区搬到了仙林北区。
今年5月8日,南京师范大学紫金校区挂上了南师大玄武科技园的牌子。自此,板仓街78号成为很多人的回忆。
03
板仓街的人间烟火
顺着板仓街从南至北走过去,一眼望去,最多的就是梧桐。
相比于长江桥的宏伟,夫子庙的喧闹,中山陵的静穆,或许对于南京人而言,真正让人怦然心动的还是要从一棵梧桐说起。
生活在南京这个城市,哪怕一条最寻常不过的马路,有了梧桐树的加持,也会变得更有氛围感。
不只是秋天,任何季节漫步白下路的梧桐林荫,都能紧密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核心温度。
从岗子村出来走不远就能看见四红包子的店面,和后宰门的四红包子是一家店的分店,口味和做法相差无几。
沿着板仓街走着,你会发现这里的面馆很多,开心面馆、重庆小面、三百碗长鱼面馆、相约烩面、海碗面馆……
一路面条店数不胜数,可以说是南京当之无愧的面条街,随便来上一碗面,都能驱走一整个冬天的寒意。
然而板仓街的美食远不止于面条,沿街无尽的商贩,水果、包子、甜品、小吃,都是鲜活的色彩。
据老者介绍,板仓的变化并不大,街道比以前宽了许多,沿街的商铺自然是多的。但究竟是在太平门外,与都市的繁华总还是隔着点距离。
跑环陵路,爬紫金山,逛锁金村菜场,去花园路大苏果,好像就是板仓人生活的全部。
板仓街说来也是奇妙,背靠紫金山,坐拥玄武湖,一层平坦开阔,依稀可见紫峰大厦,一边又满目山景,峻朗逸清。
在板仓街上,还有着明中山王徐达墓(板仓街190号,目前暂未开放)和岐阳王李文忠墓(蒋王庙街6号)两座墓。闹市中的那一抹庄严肃穆静静地融入了板仓人的生活。
“板仓街78号”,对于每一个被紫金爱过的人来说,都是他们永远的家。
而住在板仓街的人也会告诉你,其实从板仓街49号入口,走登山道至地磁台然后走天文台路到天文台,上行至西马腰处再沿登山道至山顶,才是最好走的登山之路。(由于环境太好,小心野猪出没)
闲来无事,不妨到板仓街走一走,感受热闹,感受宁静,感受独属金陵的文化印记吧。
-END-
撰文、摄影 ‖ 梅梅子
今日话题互动
你对板仓街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评论区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