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是院试考中的读书人,秀才其实也有层级,不同层级的秀才地位有很大的差异。《儒林外史》中有各种各样的读书人,严监生因吝啬而被人所熟知。严监生一家都是读书人,他的哥哥是贡生,大舅哥分别是府和县的廪生,几个读书人的收入和地位差异还是很明显的。不管是监生还是贡生,都是秀才。范进这样的秀才过得穷巴巴的,让卖猪肉的岳父都看不起,而严监生则积累十万家财。
秀才的层次:附生、增生、廪生秀才要参加秀才的等级考试--岁试。优秀者定为廪生,是可以有津贴的。廪生有名额,府、州、县大概是40、30、20个,超过这个名额的称之为增生,如果廪生缺额增生可以补缺。其他的秀才是附生。
廪生按现在来讲就是公费学生。每年有4两津贴银子,不过这点银子并不是最重要的。每个童生要参加考试,必须有廪保,就是廪生做保证人,一个童生要两个保人,一个是认保,自己找的,一个是派保,官方指定的。当然都不是免费做保的,都要收费的。
认保廪生和派保廪生
监生:中央官学学生广义上讲,贡生都是国子监的学生。从狭义上讲,监生指贡生以外的国子监学生,包括优监、恩监、荫监、例监等。优监是从增生、附生中选优入监。恩监和荫监接近,一定品级的官员,准许送一子入监读书。皇帝特许的是恩监;官员因公牺牲,儿子入监读书的叫做荫监。例监只要花钱就能买到,不是秀才而欲应乡试,可以通过纳捐取得监生出身参加乡试。《儒林外史》中的周进就是这样,买了监生的资格,参加乡试。监生是没有资格做官的。
贡生:秀才中的战斗机所谓贡生,就是地方选拔出类拔萃的秀才进贡给朝廷以用。名义上要进入国子监(中央最高官学)读书,实际上国子监在后期已经沦为形式,并没有实际开展教学。贡生有做七品及以下品级官的资格。
贡生有五种:岁贡、恩贡、拔贡、优贡、副贡。贡生和举人、进士一样被视为正途出身。岁贡是由地方定期选送年资长久的廪生入国子监,府学一岁一人,州学三岁两贡,县学两岁一人。岁贡的资格完全靠论资排辈,很多廪生还没有轮上就离世了。《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十九岁中秀才,还是院府县童生试第一,然而乡试都名落孙山,直到71岁才排队当上了一名岁贡,等了近50年。成为岁贡生后,得了个候补训导的官职,训导是府州县学副职(从八品),候补的意思是还得等。恩贡是逢***重大庆典由皇帝特殊恩赐的贡生。拨贡是各省学政对本省生员加以考试,选拔操行和成绩双优的送入京城,拔贡的生员先要在当地经学政考试,被选中者还要到省城参加总督、巡抚、学政的合试,称为“三院会考”。录取的生员到北京后再经过朝考,合格后分等级录用,一等的授予七品京官或知县,二三等的授予外省知县或本省教谕。拔贡每十二年才一次。
优贡是各省学政每三年任期满的时候就本省生员中选择品学兼优的人报送朝廷参加朝考的,名额有限,大省不过六人,中省四人,小省二人。一等授予知县,二等授予教职(教授、学正、教谕等官学正职),三等授予训导(官学副职)。
岁进士,并不是殿试的进士,是岁贡的雅称
秀才这个群体,就像现在的大学生,从重点大学和普通大学毕业,带来的工作机会有很大差异。只有了解了秀才的分层,才能更好地理解秀才为什么有的穷,有的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