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教育 / 正文

危难是指什么意思(救你于危难之中什么意思)

时间:2022-03-25 21:54:04 浏览:12次 作者:用户投稿 【我要投诉/侵权/举报 删除信息】

一句“鞋儿破、帽儿破”的歌词响起,让我们立即想到了电视剧《济公》。这部1985年上映的电视剧,已经跟《西游记》一样,不仅在我们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连济公“疯疯癫癫”的形象,都那么的深入人心。那么,历史上是否真有济公我们并不知道,但我们却知道济公的原型确有其人。

危难是指什么意思

其实,济公的原型,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金陵的一位高僧,名叫宝志。

现在,知道宝志高僧的南京人虽然已经很少了,但他的事迹却历历在目。在灵谷寺往西两百米的位置,有一座宝公塔,传闻这座宝塔是当年朱元璋从独龙阜迁过来的。

当时,朱元璋要建造自己的陵墓,所有,将那里的很多坟墓都毁了,唯独不敢弄坏这座宝公塔。宝公塔南面有一块石碑,它就是鼎鼎有名的“三绝碑”。

为什么会被称为“三绝碑”呢?

因为,这块石碑上面不仅有李白的诗,还有吴道子的画和颜真卿的书法。这些古代的顶级艺术集中在同一块石碑上,确实非常难得。

由此可见,宝志高僧在历史上的地位之高。

危难是指什么意思

《高僧传》是最早记载中国部分具有神通高僧的书籍,书中一共收录了三十位曾施展过神通的高僧。在《说文解字》中,高的解释是“崇”,因此,高僧的意思就是:受人尊崇的僧人。僧人在弘法的时候,因为,众生业障太多,不能辨识何为正法何为邪法,所以,就要展示出神通来降服心魔。

既然说,宝志高僧是济公的原型,那么,他的行径应该也是比较怪异、不被理解的。确实这样,宝志和尚在很小的时候就出家跟着师傅修习禅道,到了宋太祖初年,他的行为突然变得怪异了起来。身为和尚,他经常留着几寸长的头发,且蓬乱无章、从不打理;他经常一连几天不吃饭,也不会出现饥饿的感觉;他说话没头没脑,说出的话总是无法让人理解。

然而,宝志和尚所做的事却像是事先有预兆一样,似乎他早已看清了一切。因此,宝志和尚的名气越来越大,大家都对他礼敬有加。但是,在当时的社会,名气大不见得是好事,甚至,会给自己惹来祸事。

而宝志和尚,便因此惹来了牢狱之灾。

危难是指什么意思

当时的齐武帝认为这个和尚的影响力太大,于是,便捏造了欺诈、迷惑百姓等罪名,将他送进牢狱。可是,狱吏第二天看到宝志和尚在大街上与人闲谈,回到狱中却看到他在里面打坐,这件事非常蹊跷。没过多久,又有人见到宝志和尚在景阳山与七八个和尚一起讨论道法。

齐武帝知道了感到非常奇怪,于是,命人去查。结果发现,这些都是宝志高僧的分身,他们可以独立行事。由此,齐武帝发觉宝志高僧是惹不起的人,就将其释放出来并好生看待。宝志高僧出门在外,总是带着锡杖,杖头挂着剪刀和镜子,有时会换成布匹,这样的行径肯定会惹来众人嘲笑,可他并不在意。

后来,我们才发现,其实,这些都是有寓意的:

杖头所挂的刀、尺、拂代表着三个朝代;

刀子切削整齐,代表着齐国;

尺子用于丈量,代表着梁国;

衣服可以掸尘,代表着陈国。

危难是指什么意思

相传,宝志和尚曾借用自己的神力帮助过齐武帝,他让齐武帝看到其父亲在地狱受刀锥之苦,从而,让齐武帝下定决心废除酷刑。此外,宝志和尚还跟梁武帝讨论过佛经,当梁武帝询问是否有国难之时,宝志指了指喉咙和颈部。后来,梁国就爆发了候景之乱。

这期间,梁武帝曾让人给宝志和尚画面相,宝志和尚果断撕开了自己的面门,让他们看到了观音的十二面相。这些面相有的是慈祥的,有的是威严的,画像之人望了好久,竟无从下笔。之后,达摩前来拜见梁武帝,但他们两人话不投机,达摩便离开了。

后来,宝志和尚知道了这个情况,为梁武帝感到惋惜。梁武帝想派人追回达摩,可是,宝志和尚却制止了他的行为,因为,错过了就是错过了,追也是追不回来的。

危难是指什么意思

有一次,宝志和尚和梁武帝一起登上钟山,宝志和尚指着独龙岗对梁武帝说:“地为阴宅,则永其后。”梁武帝询问谁可以得到它们,宝志和尚回应说:“先行之人可以得到。”

天监十三年,宝志和尚突然将寺内的金刚像搬到了户外,且对旁人说“菩萨要去了”。没过多久,宝志和尚就过世了。但奇怪的是,他虽然已经死了,但是,身体比较柔软,还伴有香味。过世之时,宝志和尚已经九十七岁了,梁武帝要求厚葬高僧,不仅将他葬在了独龙岗,还为他建造了五级浮图。此外,梁武帝还亲自前往祭奠,当时,梁武帝抬头望向天空,仿佛看到了观音的笑容。

宝志和尚死后,留下许多赞颂诗偈,收在《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九,分别是:<志公和尚大乘赞>十首、<志公和尚十二时颂>十二首和<志公和尚十四科颂>,其中,<志公和尚十四科颂>中的菩提烦恼不二、持犯不二、佛与众生不二、事理不二、静乱不二、善恶不二、色空不二、生死不二、断除不二、真俗不二、解缚不二、境照不二、运用无碍、迷悟不二等,最能显示这位神异禅师洒脱自在的本地风光。

危难是指什么意思

现在,我们只记得济公的种种传言,而忘记了宝志和尚的真实故事。但值得庆幸的是,当年宝志和尚在南京东郊见识到威严的华山时,灵机一动,在那里传授道法,并将华山改名为宝华山。之后,宝华山这个名字一直流传下来,这也算是宝志和尚的一个贡献。

参考资料:

【《释教会考》、《宝华山志》、《宝志说戒图》】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因此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35304928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