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的理论不管是好是坏,都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
尽管他门下聚集了许多学生和共同研究者,但由于他所说的话都是“绝对”的,所以当有人感到疑问或者存有反对意见时,就会离他而去并提出别的学说。
他们都是一些有个性的人。最初以弗洛伊德共同研究者的身份登场的荣格,也是他学生之一。他对弗洛伊德发现的潜意识世界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
他对弗洛伊德将一切都与性欲相连的说法进行了批判,后来两个人分道扬镳。两个人理论之间决定性的区别在于,弗洛伊德从层次论到结构论进行了模型转变。
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分为自我、超我、本我,荣格则认为这种结构太过于机械化,于是将重点放在潜意识和心中的印象上,并且提出了自己独特的“分析心理学(Analytical psychology)”。
荣格认为,人类的心理分为个人后天的无意识、复合与人类共有的先天的无意识原型”。
弗洛伊德重个别性,荣格则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思想。他还认为,不管是西方人还是东方人,心理的原型都是相同的。
后来,荣格一直致力于探寻原型的本来面目,并且通过藏传佛教和炼金术等具有神秘色彩的内容,以及世界的神话和古代思想来寻求线索。
其中也包括中国的道教以及日本的禅道冥想等东方思想,或许这也是荣格在东方***广受欢迎的原因。
除了荣格之外,对弗洛伊德提出反对思想的人还有不少。“个人心理学”的创始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就是其中之一。
他和荣格相反,阿德勒认为弗洛伊德理论中潜意识的部分是荒谬的,而将自己的研究重点放在意识层面的纠葛上。
他认为孩子在与家人的关系中所产生的许多情结,特别是其中的负面情结,对人类心理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
在弗洛伊德的追随者中最特别的一个,当属威廉·赖希(1897~1957)。
提出“本我”才是人类真实的一面,“自我”只是虚伪的面具罢了。他主张“性解放和追求快乐是人类本来的模样”。
由于他的态度过于激进和傲慢就连身为他的老师的弗洛伊德自己都不喜欢赖希这个学生。
赖希前往美国后提出了“自然力这种有生命的力量,不只存在于人类的身体之中,而且普遍存在于整个宇宙妙的理论”。
还开始销售“自然力储存器”等奇怪的医疗器械,美国联邦食品药品管理局认为这种东西是一种骗人的玩意,因此发出禁令要求赖希停止销售并且销毁一切自然力储存器。
但赖希依然继续销售,结果被以不服从***禁令为由逮捕入狱,后来因心脏病发死于狱中。也有人说他晚年患有精神病。
但赖希的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却忽然间大受欢迎。他提倡性解放的著作,被在反对“越战”运动中诞生的嬉皮士群体奉为《圣经》,广受赞扬。
安娜的“自我心理学”与克莱因的“对象关系论身为犹太人的弗洛伊德为了躲避纳粹而于1938年逃亡伦敦,但他却在第二年因癌症去世。弗洛伊德一直到去世前都积极地进行着各种活动,就好像用一生证明他是一个“自我的人”。
弗洛伊德死后,精神分析学派尽管继续沿用弗洛伊德的术语体系,但是却迅速地分裂为许多派别。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弗洛伊德的小女儿安娜继承“构造论”提出的“自我心理学”。
安娜对什么是自我机能、自我是如何发展成熟的,以及什么是防卫等问题都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后来,她开创了儿童精神分析,在教育领域极为活跃,还创立了矫正少年不健康行为的机构,终生未婚的她,尽管并没有取得博士学位,却仍然被尊称为“弗洛伊德女士”。
安娜·弗洛伊德的理论因为条理清晰、内容严谨而在国得到了广泛的支持。甚至被看作科学的精神科的治疗方法,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都是美国精神分析的主流。
另一方面,英国虽然并不接受弗洛伊德的构造论,但对弗洛伊德对潜意识领域的研究却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其中包括创立了与安娜相对学派的梅兰妮·克莱因(1882~1960)以及弗洛伊德非常器重的学生,创作了《弗洛伊德生平》一书,并且担任国际精神分析学会杂志第一位主编的欧内斯特·琼斯。
在他的支持下,克莱因的学派也成了精神分析领域另一大阵营。在“自我心理学”中,有一个弱点,那就是自我出现的年龄。
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婴儿与动物无异,在母子关系之中几乎没有纠葛,两者之间的关系十分牢固。
直到父亲的介入,才使得这种关系变得复杂起来。因此,他认为在孩5-6岁的阶段,才开始出现“自我”。
但即便是安娜·弗伊德本人也对这个观点产生了怀疑。所以,她后来才开创儿童精神分析。
针对于此,克莱因提出的心理发展模型将重点放在了早期的母子关系上。她认为婴儿从出生到一岁左右,对孩子的心理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克莱因认为,从出生到3~6个月(也有说法是三四个月)的婴儿处于“幻想分裂状态”的世界之中。
婴儿将有温柔有时又十分可怕的母亲看作完全不同的两个人。更准确地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存在(婴儿或许还没有“人”的概念)。
对于婴儿来说,他们甚至无法认识到乳房和脸都是属同一个母亲的事实。
此外,婴儿对乳房的认识也是分裂的,有乳汁流出时就是“好乳房”,而没有乳汁时则是“坏乳房”。
吃饱母乳心情不错的婴儿,在忽然间失去乳房时,不会考虑其中的理由只是单纯地认为“坏乳房来了”,从而做出哭闹的表现。
克莱因认为,婴儿在面对“好乳房”的时候会表现出“好的自己”,而面对“坏乳房”时则会表现出“坏的自己”。
她将根据对象的状态,认为对象变成了另外一个完全不同存在的情况称为“分裂”,将对象的一部分(比如“好乳房”)和自己的一部分(“好的自己”)联系起来的情况称为“部分对象关系”。
当婴儿的认知功能得到发展后,会意识到微笑的母亲和发怒的母亲都是同一个人,届时也会将“好的自己”和“坏的自己”重新合二为一。
对象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自己同样具有这两面,由此产生的交互关系被称为“全体对象关系”。
克莱因还进一步指出,当孩子意识到自己曾经以为是坏母亲而抗拒过的那个人原来就是自己的母亲,从而会由于罪恶感而产生抑郁的情绪。
而孩子心理中无法摆脱这种情绪的部分,就会再次返回到“分裂”的世界之中。
“自我”是什么时候确立的?在精神分析的世界之中,建立心理的发展模型是非常重要的主题。
美国的婴幼儿学者玛格丽特·玛勒(1897~1985)受自我心理学的影响,建立了“分离到个体化模型”,提出了自己的发展理论。
刚刚出生的婴儿与母亲虽然在物理上是两个人的关系,但婴儿在心理上却仍然是以脐带和母亲连接的胎儿,无法从母亲身边独立。
直到3岁左右,婴儿经过一系列曲折的经历,心理发生分离和个体化,才认识到自己是个独立的个体。
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1902—1994)指出,人类在出生之后很晚才能够确立“自己”的意识。
他认为人类的一生都处于发展阶段,并且提出了共分为8个段的“发展阶段论”。
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个体一性,他认为这部分在18岁左右,也就是青春期结束时才能够确立起来。
所谓自我同一性,正如字面意思所述,指的是“同一的自我”。由于这是在青春期才确立起来的认识,所以在此之前,我们都处于“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存在的”这种混乱状态。
每个人在十几岁的时候,大概都思考过“我究竟是谁这个问题。自己究竟是怎么出生的,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应不应该成为那样的人”,这样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
但是,当我们长大成人之后,几乎不会再去思考“我究竟是谁”这个题。
这就是因为我们具有了自我同一性,终结了混乱的状态,埃里克森将这种混乱的状态称为“moratorium”(缓期)。
不过,这个词和我们平时理解的状态有所不同,日本人一般将学生毕业后不找工作,整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状态为“moratorium。
但埃里克森所说的“moratorium”,是一种更为激进的状态,指的是为了确立自我同一性而挣扎的痛苦时期。安娜·弗洛伊德也曾说过:
“如果在青春期没有经历过这种巨大的混乱,就无法成为一个精神健康的大人”,对埃里克森的观点表示赞同。
弗洛伊德派的凋零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自我心理学(Self psychology)在美国都十分兴盛。埃里克森更是将其发展到了专门教育的模式之中。
但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不管是在治疗方面还是在学问方面,弗洛伊德派的人气都开始衰退。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抗抑郁药物和安定剂等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的出现。
精神分析需要大量的时间。每次45~50分钟的治疗,每周4~5天,需要连续坚持2~3年的时间才能见效(这是弗洛伊德制定的规则,直到现在仍然被沿用,没有太大的变化)。
不管在时间上还是在经济上,对患者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负担,所以很多人为了能够尽早治愈,都选择药物治疗的方法。
另外,由于新药的登场,人们发现统合失调症和狂躁症的病因,是大脑神经传达物质的分泌失调,因此对精神医学者的关注也转向了药物方面。
这样一来,精神分析就必须开拓新的“客户群体”顺便说一句,“心理疾病”从症状表现上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级别。
最轻微的是歇斯底里和强迫神经症等“神经症级别”,最严重的是像统合失调症那样的“精神病级别”。
处于中间的是“私人障碍级别”。因为其位于神经症和精神病之间,所以也被称为“边缘性人格障碍”。
原创作者 | 穷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