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美食 / 正文

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的特点)

时间:2022-03-28 13:00:06 浏览:8次 作者:用户投稿 【我要投诉/侵权/举报 删除信息】

听邻居说,他家小孩从小就惧怕带毛的东西,比如毛绒玩具,或者是小猫小狗等宠物,刚开始时,孩子对毛绒事物的排斥的反应没有引起家长的注意,但时隔十年,孩子依旧对带有毛绒的事物感到恐惧。

甚至有时候被小猫小狗不小心碰到了一下,他都会整夜整夜的失眠,这时邻居才重视起孩子的心理健康,在向心理医生咨询过后才恍然大悟,原来孩子得了严重的心理疾病。

心理学家约翰华生曾做过这样一个残酷的生物实验:

又名“小艾伯特实验”,这个实验的残忍之处在于对象是一个九个月大的婴儿。

非条件反射

第一步让婴儿去接触一些未知事物,比如燃烧着的火焰,狗狗,或者是小白鼠,起初孩子对这些事物并不恐惧,对小白鼠也有着浓厚的兴趣。

第二步则是将婴儿与小白鼠放在一个空间内,刚开始婴儿还是非常喜欢小白鼠的,但是之后每当婴儿触碰到小白鼠的瞬间,约翰就会用铁锤去敲击铁棒,发出刺耳的声响,当孩子听到这种声音后,就产生了哭闹的现象。

紧接着多次重复这个过程,最后再让孩子与小白鼠待在一起时,孩子就会非常排斥,并且恐惧小白鼠。心理学家做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证实人类的情绪是可以被条件反射的。

非条件反射

通过后期研究还发现,小艾伯特在后续成长的过程中只要遇到和小白鼠类似的事物时,同样也会表现出强烈的排斥和恐惧感,这种现象被叫做刺激泛化。就好比一句古话: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孩子恐惧某一件事物的原因有哪些?

一、条件反射

在生物学的角度上有两个概念,一是非条件反射,如膝跳反应;二是条件反射,即通过后天的刺激而产生的行为与情绪,比如望梅止渴等。

就如上述实验中的九个月的婴儿,一开始给孩子接触这几样陌生的事物时,孩子是毫无排斥的,但是经过后天的一些刺激行为,会让孩子对某件事物产生极大的排斥情绪,这就是条件反射所致。

如果当孩子经常被反复的条件反射刺激,从而演变为非条件反射刺激后,这种意识就会深入到孩子的潜意识中,也就是孩子只要看到类似的事物就会莫名地害怕和恐惧。

非条件反射

二、遗传

孩子天生产生恐惧感,其实与遗传也有一定的关系,就比如如果父母胆子非常小,或者是特别恐惧某一类事物,那么孩子也可能会被遗传该种恐惧感,这类孩子一般容易担惊受怕,不敢见陌生人。

也有医学上的一些解释:孩子如果在妈妈子宫内发生过相对比较严重的脐带绕颈,在出生后也比未发生脐带绕颈的孩子胆子小。

三、教育方法

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听话,故意讲一些令孩子感到恐怖的故事,或者像“你再不睡觉就会被怪物吃掉”此类恐吓,甚至是明知道孩子害怕什么,故意用孩子害怕的事物来威胁他们,让他们听话。

这其实只会让孩子越来越胆小,严重的话会让孩子得某些心理疾病。

非条件反射

四、认知水平低

有些孩子会对别人描述的某件自己并不知道的事物产生恐惧感,由于感官误判,或者是缺乏安全感,就会想当然的将自己未曾见过的事物,误认为是充满恐惧的东西,其根本原因就是认知水平比较低。

五、环境突然巨变

如果孩子在幼儿时期经历了环境的突变,以至他们的心理产生极大的落差感,因此也会导致孩子产生严重的恐惧心理。

就比如孩子年幼时期,家长离异、婚姻不幸福,就会让孩子长大后比正常人更加恐婚。

非条件反射

孩子产生恐惧感,也许是先天导致,但更多的原因,是由于后天刺激而来,所以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多重视孩子的心理状况,保证孩子身心共同健康发展。

想要帮助孩子战胜恐惧心理,家长应该怎么做?

恐惧是动物的本能之一,人天生就会对比自己更强大的,或者是未知的生物或事物产生敬畏感,这种敬畏感就是发自内心的恐惧,所以说孩子对某些事物的恐惧,家长一定要理解。

一、不要嘲笑孩子

比如当孩子对妈妈说不敢一个房间睡时,很多妈妈就会对孩子说一句:害怕什么呀,你都这么大了,已经是男子汉了!

可能这句话在父母眼中是一句带有鼓励性质的话语,但是在孩子心里,他们就认为父母是在嘲讽他们:连这都害怕,真没用!

一旦家长的话语,在孩子的心中形成了心理暗示,那以后每当孩子遇到类似事情就会浮现父母说的话,这很可能会成为孩子一生的阴影。

所以说,如果孩子对某件事物十分恐惧,家长一定要持以鼓励的态度,不能嘲笑他们,更不能讽刺,毕竟成年人也会有对未知的恐惧感,更何况小孩子。

非条件反射

二、学会倾听

首先倾听的基础是要与孩子保持平等的沟通,大多数家长都是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去审视孩子的想法的,因此,当听到孩子说害怕某件事物时,家长就会用大人的想法去敷衍孩子。

“这有什么可害怕的”,家长的妄下定论,让孩子的心灵再次受挫,孩子也会认为家长的回答是用来敷衍他们的。所以说,为了解孩子恐惧的背后的真正原因,一定要多与孩子进行沟通,多倾听他们。

非条件反射

三、与孩子共情

家长在发现孩子恐惧某件事物后,可以通过共情来缓解孩子的恐惧感,再者,转移话题来消除他们的紧张。

比如当孩子害怕一个人睡时,家长可以给孩子讲述自己小时候遇到的某种类似情况,再通过讲故事来转移话题,让孩子尽快入睡,这样孩子的恐惧感就会渐渐消退。

非条件反射

四、帮助孩子认识恐惧事物

孩子之所以会产生恐惧感,是因为对该事物没有深刻的认识,所以为了解决根本问题,家长最好带着孩子多学习一些科普知识,拓宽一些眼界,讲述各种生活中的经历,让孩子学会坦然面对恐惧的事物。

非条件反射

聪明的父母会用巧妙的方法来找到孩子恐惧的根源,允许孩子的恐惧,并且用同理心来帮助孩子理解恐惧感,最后再一起努力的解决未知的恐惧。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因此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35304928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