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育儿 / 正文

电石的用途(电石的用途是什么)

时间:2022-03-28 19:40:27 浏览:10次 作者:用户投稿 【我要投诉/侵权/举报 删除信息】

(报告出品方/作者:华创证券,张文龙、冯昱祺)

一、能耗双控政策持续强化,2021年降耗态势严峻

(一)政策发展:始于十一五,目标推进循序渐进

能耗双控政策跨越四次五年计划,目标推进循序渐进。“能耗双控” 最早在党的十 八届五中全会中提出,全称为实行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十一五”期间 首次提出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和万元 GDP 能耗下降目标,要求单位 GDP 能耗降 低 20%的约束性目标。“十二五”期间明确提出“实施能源消费强度和消费总量双控制”, 要求单位 GDP 能耗降低 16%。“十三五”期间将能耗双控作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约束性 指标,建立了指标分解落实机制,并且每季度发布能耗双控“晴雨表”,要求单位 GDP 能耗降低 15%,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 50 亿吨标准煤以内。

进入“十四五”,结合 3060 碳中和的远景目标对节能减排提出了更综合的要求,根 据《“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单位 GDP 能耗降低 13.5%,二氧 化碳排放降低 18%,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 20%左右。***发改委 9 月发布《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提出严格制定各省能源双控指标, ***层面预留一定指标;推行用能指标市场化交易;以及完善管理考核制度等方面。

电石的用途

(二)现况:多地降耗进度一级预警,考核压力加重双控态势

根据***发改委 8 月发布的《2021 年上半年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 上半年在能耗强度方面云南、新疆、宁夏、江苏、两广等 9 省(区)不降反升,为一级 预警,浙江、甘肃、四川等 10 省(区)处于二级预警;在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方面,青海、 宁夏、广西等 8 省(区)处于一级预警,新疆、陕西、浙江等 5 省(区)处于二级预警 状态,整体节能降耗的形势不容乐观。

全国多地积极应对能耗双控的要求,出台相关措施加快推进节能减排进度。从目前 的统计的情况看,常见的措施包括高耗能行业的限制产量,限时用电,限制用电总量, 提高电价,以及减少非必要的公共设施用电等。仅从政策指标考核出发,***发改委八 月份发布《2021 年上半年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无疑加大了各地的考核 压力,距离年底大考仅剩几个月的窗口时间,上半年节能降耗落后地区治理必须加大力 度追赶进度。这意味着,下半年能耗双控将延续高压态势,相关的限产限电情况或将维 持。

二、电力结构绿色化供给趋向刚性,疫后经济修复催生电荒

(一)电力需求:内外需双轮驱动,工业大幅拉动社会用电

过去 10 年间,中国全社会用电量从 2010 年的 4.2 万亿千瓦时增长至 2020 年的 7.5 万亿千瓦时,增长近 79%。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仅 1%,十年间不升反降。 第二产业近十年用电量占比持续下降至 68%,但仍是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主要动力,贡 献了近 60%用电增量。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用电占比持续抬升,分别为 16%和 15%。

电石的用途

2021 上半年中国用电量突增,刨除第三产业在疫情后的修复以及居民用电的自然增 长,今年大幅增加的用电需求主要来自工业。根据 1-8 月全社会用电需求数据,第一、 第二、第三产业以及城乡居民用电的拉动率分别为 0.2%、9.7%、3.6%和 1.2%,其中第 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用电增量贡献 66%和 24%。工业用电的拉升源于需求的旺盛,起点 为 2020 年的下半年。一方面是工业企业在利润率驱动下的扩产,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达 到了近年的峰值。另一方面是中国疫后生产快速恢复,承担了来自全球更多需求,订单 转移带动出口的高增速。

(二)电力供应:煤电权重压减,电力峰值供应弹性弱化

过去 20 年我国发电量有了巨量的增长,从 2000 年的 13556 亿千瓦时增长到 2020 年 的 777*** 亿千瓦时,增长约 5.7 倍。从结构上看,煤电仍是发电量的主力,占比约 63% 左右,气价成本的驱动下燃气发电逐步发展,几乎完全替代掉原来燃油发电的份额,两 者合计不超 3%。水电发展较早,发电量份额一直维持着 17%左右。核电起源于上世纪 90 年代,但发电量的贡献一直没突破 5%。可再生能源发电方面,风电在 2008 年进入高 速发展期,目前已发电量贡献约 6%;光伏发电“十三五”开始发力,发电量占比已达 3%,风电光电是未来非化石能源消费的重点,未来仍将保持高速发展。

电石的用途

当前能源结构的特点,总结为煤电持续压减、水电季节性波动、核电基数低、“风 光”尚未成为主力支撑。碳中和大背景下煤电的角色面临根本性转化,逐步从主要能源 向调节型能源转变,煤电装机存量将持续压减。其他电源则各具禀赋和短板,水电存在 季节性波动问题,春冬季枯水期发电量回落较多,且上游降水量为不可控影响因素;核 电可达较高的发电时数,但是近年发展放缓,装机量基数偏低尚未能形成支撑;风电光 伏是发展速度最快的电源,但发电时数均偏低且不稳定,构建以风、光为主体的电力系 统目前仍缺乏足够的抽水蓄能、燃气电站等配套强化电网调峰能力。

就今年而言(截止 8 月数据),供电压力下火电利用小时数达到了 6 年最高值,火 发电量在回落两年后逆势回升,发电量同比增加 12.6%对整体发电量拉动最大。水电延 续 2020 年同期的表现,主因上游来水量总体偏弱,导致平均利用小时数同比再下跌,发 电量同比下滑 1%。核电尽管同比去年新增两台机组且利用小时数进一步提高,但在机组 检修的限制下只贡献了小部分的发电增量。风、光发电量同比增加 28.1%和 10.3%,新装 机量和发电量基本维持高增速态势,但由于基数偏低和顶峰出力有限,对整体发电量的 贡献仍旧偏低。

电石的用途

从装机容量看,2020 年期末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 22.0 亿千瓦时,煤电装机首次降 到 50%以下。新增装机风电、光伏成为主力,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为 1.9 亿千瓦时, 其中风电、光伏新增装机合计超 60%,火电新增装机贡献为 29%。近两年来新能源新装 机容量连续突破 1 亿千瓦时,火电新投产装机显著减少。

电石的用途

综上可以看出,煤电当前压舱石地位仍然不改,但在火电压减+大力发展风光的组合 下权重在逐步下降。但水电、风电、光伏等平均利用小时数受制于自然条件,面对用电 高峰的主动调节能力不及火电,当火电权重下降时进而影响到整体电力系统的高峰供给 弹性。未来碳中和的任务仍将推动风光新能源的占比提升,缺电在局部地区和峰值时段 或将是常态,预计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将在过剩和高能耗化工品中体现更突出,部分化工 品行业格局面临重塑。(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三、双控+电力约束高能耗品种,化工行业面临供给侧2.0

能耗双控和煤电短缺的双约束下,政策指标趋严和电力成本抬升这两大问题将持续冲击高耗能行业,未来产业结构优化和过剩产能处置有望加快。根据《广州市产业能效 指南》和《上海产业能效指南》的统计数据,煤制甲醇、合成氨、电石、乙烯、烧碱、 纯碱、PVC、尿素等多种化工品生产的综合能耗尤为突出,在产能集中的省区占其能源 消费总量比例较高,预计在各地政策中首先考虑纳入限制名单。

现阶段高耗能化工新建审批逐渐收紧,落后产能仍在持续出清。根据***发改委发 布《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1 年版)》的规定,石化行业新建乙烯、PX、MDI 项目由 省级***按照***批准的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核准,未列入未列入***批准的相关规 划的新建乙烯、PX、MDI 项目禁止建设。煤化工行业,新建煤制烯烃、新建煤制 PX 项 目,由省级***按照***批准的相关规划核准。新建年产超过 100 万吨的煤制甲醇项目, 由省级***核准,其余项目禁止建设。未来高耗能石化化工新建难度加大。与此同时, 2019 年版本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也明确提出了石化化工淘汰类的有 10 类, 其中包含部分不符合规定的烧碱,黄磷、电石、PVC、聚氨酯、尿素、轮胎等高耗能品 种。在云南遭遇电力短缺时,《关于进一步扩大云南电网有序用电规模的通知》明确以 行业度电增加值由高到低的顺序(单晶硅、钢铁、有色金属冶炼、水泥、化肥、黄磷、 电石、铁合金、工业硅、电解铝)考虑行业生产特性逐步增加用电负荷,即单位能耗增 加值已经成为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性指标。

电石的用途

部分省区能耗强度承压,结合单位产值能耗与区域产能集中度筛选高耗能品约束优 先次序。从***统计局数据得知,2020 年内蒙古、辽宁、浙江、安徽等 7 省区万元 GDP 能耗同比不降反升,其中内蒙古、宁夏等省区近年降耗同比持续为正,另有多省同比降 速呈放缓趋势,节能降耗进入攻坚阶段。然而产业布局地区差异导致各省高耗能品的治 理的优先次序并非一致,以内蒙古为例,区内电石、PVC、甲醇、尿素和烧碱产能较为 集中,分别占国内产能的 36%、22%、19%、11%和 9%。

(一)甲醇:单位产值能耗最高的产品,过剩特征显著

甲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原料,可用于制作烯烃、甲醛、醋酸等多种化工产品,其下 游应用涉及化工、农业、医药等领域,同时甲醇还是性能优良的能源和车用燃料。由于 甲醇拥有相当广泛的下游,加之石油资源的供需紧张,甲醇掺烧汽油等成为一种趋势, 2013-2020 年甲醇需求持续稳步上升,消费量 CAGR 实现 9.4%。甲醇的下游消费刺激推 动了近几年来我国甲醇产能快速扩张,2020 年甲醇产能为 9202 万吨,2013-2020 年 CAGR 达 9.2%,而其产能利用率最高仅为 2018 年的 65.17%,之后开始下滑,2020 年减少至 59.16%,产能明显过剩。

我国 80%以上的甲醇产能来自于煤制甲醇,而煤制甲醇是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在 其生产过程中,原料煤的消耗量 1.2~5.2t 煤/t 甲醇,电耗 200~7500kWh/t 甲醇,新鲜水 1.0~50.0t 水/t 甲醇,同时产出气体污染物粉尘、SO2、CO 等,水污染物 COD、氨氮、氰 化物、硫化物等,固体废物废催化剂、煤渣、飞灰等。为了缓解产能过剩及污染问题, 我国对煤制甲醇进行严格管控,迫使更多产能转向天然气制甲醇和焦炉气制甲醇。

天然气制甲醇与焦炉气制甲醇是更加绿色清洁的制甲醇工艺,有助于甲醇产业的未 来长期发展。张玉磊在《浅析天然气发展对环境的影响》一文中提到,天然气在燃烧过 程中所排放的污染物只有煤碳和石油的十分之几甚至千分之几;吴立涛于《焦炉气制甲 醇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研究》中指出,焦炉气制备甲醇项目已经被公认为是一项环境保护工程,既可以解决焦炉气的乱排乱放问题,又实现了变废为宝。若将全国每年排空浪费 的约 350×108 3 /a 焦炉煤气全用于制造甲醇,可产甲醇 1600×104t/a。

电石的用途

(二)黄磷:新增装置已经被限制

黄磷又称白磷,为磷化工上游的一种重要工业原料。黄磷主要用于制作热法磷酸和 草甘膦,其中磷酸是制磷肥的主要原料,草甘膦则是一种除草剂,两者都与农业中的化 肥、农药领域密切相关。

2020 年黄磷产能为 134 万吨,虽然 2013-2020 年产能 CAGR 为(-4.26%),但其产 能利用率始终不高于 60%,产能过剩问题显著。2013 年起黄磷消费量缓慢爬升,直至 2018 年后其需求开始疲软,2020 年黄磷消费量为 77.74 万吨,2013-2020 年消费量 CAGR 为 4.04%。

新能源释放新需求空间,环保+资源约束下供给几无增量。需求上,考虑化肥及除草 剂对农产品的伤害,黄磷在农资路线的需求已见顶;新能源方面,六氟磷酸锂和磷酸铁 锂作为锂电关键材料,可选有黄磷-三氯化磷-六氟磷酸锂、黄磷-工业级磷酸/磷酸一铵磷酸铁-磷酸铁锂两条工艺路线。随着下游电池装车的高速增长,上游原材料的需求也将 高速扩容。然而磷化工属于限制类产业,黄磷在牌照经营+能耗双控的约束下产能增加极 其困难,短期供应量的抬升只能依靠产能利用率有限的改善,供需紧张的态势将成为常 态。

电石的用途

(三)电石:下游 BDO 大举扩产,需求增速远超供给端

电石又称碳化钙,工业上主要运用于电石法(也成乙炔法)制作聚氯乙烯。我国电 石行业在丰富的煤炭资源的支持下高速发展,产能持续攀升,直至 2015 年电石产能实现 4805 万吨,而产能利用率仅为 54.69%,产能过剩问题严重。2014 年起,我国开始逐渐 加强对电石行业的管控,分别发布了多项针对优化电石产业结构的报告及指导意见,2016 年电石产能实现零增长。经过多年的产业结构优化,电石产能过剩情况有所缓解,2020 年下降到 4105 万吨,产能利用率提升至 67.15%,2016-2020 年电石产量基本维持稳定。 近年来,国内环保趋严推动电石产业结构调整,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预计 2021 年电 石产能计划新增 314.7 万吨,电石产能增长 7.7%,供应端略有反弹,但受制于碳中和的 政策框架,预计新项目的审批和建设存在一定难度。

电石消费结构中 89%是 PVC,8%是 BDO。截止目前,PVC 合计 2635 万吨产能中, 78%为电石路线,这意味着电石供需结构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外购电石法 PVC 产品的盈 利能力,甚至直接影响 PVC 企业的负荷水平。此外,BDO 作为氨纶和可降解塑料的重 要原料,截止 2020 年全***能 225 万吨,其中 70%是电石乙炔+炔醛路线而来,该产品 随着下游需求的快速增长造成了供需紧张进而推高了产品价格,进而刺激了相关企业的 投资热度。

按照统计,全国 2021 年拟新建 BDO 产能 558 万吨,为存量产能的 2 倍有余,按照70%乙炔+炔醛路线折算,对应约 290 万吨电石需求;而 PVC 在 2021 年 230 万吨在建产 能,按照 78%电石路线计算,对应 260 万吨电石的需求。这意味着两个主要下游合计增 量电石需求在 2021 年可以达到 550 万吨,明显高于增量产能的投放。

电石的用途

(四)聚氯乙烯:电石法工艺受到限制

聚氯乙烯(简称 PVC),是合成树脂中的重要品类,消费量位列五大通用树脂中的 第三位,产量居首位,被广泛运用于建筑材料、工业制品、日用品、包装材料等领域。 PVC 生产工艺主要为电石法和乙烯法,其原材料分别为煤炭和原油。我国在“富煤贫油” 的能源现状下,采用电石法的生产企业占总量的 80%以上。

2020 年 PVC 需求量达 2107 万吨,2016-2020 年 CAGR 为 6.6%。PVC 的下游主要由 管材、型材、薄膜等建筑材料构成,少量用于制作革类用品,因此其需求情况与房地产 行业息息相关。从长期来看,我国房地产行业处于下行低迷状态,预计未来难以对 PVC 的需求产生太大影响。

我国作为世界首位的 PVC 生产国和消费国,2010 年 PVC 产能利用率仅为 55.3%, 产能明显过剩。在 2015 年底实行 PVC 行业供给侧改革,逐步淘汰了没有资源优势的地 区企业后,我国 PVC 产能基本稳定维持在 2400-2500 万吨左右,2020 年 PVC 产能为 2664 万吨,产能利用率提高至 77.9%,产业结构优化目前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由于电石法的 生产过程中会排出大量粉尘、硫酸性废水等污染物,未来我国将继续限制电石法制 PVC, 在优化产业机构的同时鼓励企业转向污染更低的乙烯法制 PVC。

电石的用途

(五)烧碱:循环利用项目之外限制新建产能

氢氧化钠也称烧碱,外观呈无色透明晶体,可用于日常生活、工业制品、污水处理等领域,用途非常广泛。工业上常以原盐为原料,使用电解法生产烧碱,同时其也是 PVC 生产流程中所产生的共生品。电解法可分为隔膜电解法和离子膜交换法,国内采用工艺 主要以后者为主,离子膜法产能占比已经达到 99.7 以上。

据百川数据统计,液碱产能从 2016 年的 4028 万吨到 2021 年的 4536 万吨,涨幅约 为 13%,CAGR 为 2%左右,供给侧改革以来行业的无序扩张得到了有效的扼制。2020 年消费量实现 3443 万吨,近五年 CAGR 不足 3%,以碱补氯的业态和下游需求疲弱持续 拖累企业盈利水平。2021 年烧碱景气度触底回升,下游铝价修复带动氧化铝开工新高+ 纺织服装行业库存周期见底+化工行业开工率全面回升的共振复苏,烧碱 Q3 价格创下十 年历史新高。

基于能耗水平的产能约束继续收紧,新建产能受到限制。根据《烧碱单位产品能源 消耗限额》***标准,现有离子膜烧碱装置电解单元交流电耗限额值为 2490kWh/t,新 建烧碱装置产品单位能耗限额准入值下降为 2340 kWh/(投产 t 12 个月内的考核值)。《产 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中将新建烧碱产能(利用的离子膜烧碱装置除外) 列入限制类,隔膜法烧碱与使用汞或汞化合物的烧碱生产装置列入淘汰类,鼓励零极距、 氧阴极等离子膜烧碱电解槽节能技术。

电石的用途

(六)纯碱:氨碱受限,迎下游光伏玻璃需求放量

纯碱也叫碳酸钠,是一种无机工业原料,主要用于平板玻璃、日用玻璃等制作玻璃 制品。纯碱可由四种途径获取,分别是联碱法、氨碱法制取,以及井下循环制碱和直接 获取天然碱,其中联碱法和氨碱法的生产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三废,而井下循环制碱 是一种更为清洁的新工艺,以纯碱生产排放的废液代替清水注井化盐生产氯化钠和氯化 钙,从而实现循环生产。

纯碱产能持续缓慢增加,2020 年产能为 3327 万吨,2016-2020 年产能年复合增长率 实现 2%,然而其产能利用率却持续下降,2020 年产能利用率为 76.8%,较 2016 年减少 了 6.5pct。同时,纯碱最主要的下游为玻璃,其需求情况与房地产业和光伏行业高度相 关,纯碱的需求基本维持在2300-2600万吨/年,2020年纯碱消费量为2453万吨,2016-2020 年消费量 CAGR 仅为 0.8%。未来我国将限制除井下循环制碱和天然碱之外的新增产能, 在环保转型的同时控制产能扩张。

电石的用途

(七)工业硅:优势区域准入审批趋严,下游高速投产

工业硅新增产能投放逐步放缓,产能严重过剩下行业整合正在演化中。根据硅业分 会统计数据,近五年中***能增长呈放缓态势,2020 年中***能规模 506 万吨/年,5 年 CAGR 不足 1%。由于工业硅冶炼所需的能耗和资源条件约束较大,产能利用率严重偏低,全球平均产能利用率约 53%,而中国平均产能利用率在 46%左右,2019 年工业硅需求疲 弱拖拽产能利用率继续下滑,以市场竞争挤出过剩落后的产能。

近年政策约束无序扩张,产能基本维持低增速。2016 年供给侧改革以环保限产为抓 手持续出清落后小产能,并提高西部地区的集中度。随后新疆出台《着力推进硅基新材 料产业健康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未来将控制工业硅总产能在 200 万吨以内,集中园 区化管理工业硅产能,一方面限制新增产能的审批,另一方面对不符合节能降耗的低功 率矿热电炉进行限期技术改造或关停,实现疆内产能置换。同时云南省颁布《关于推动 水电硅材加工一体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 2020 年控制总产能在 130 万吨以内且 产能前五企业产量提高到 50%以上,全面关停落后产能。在西部成本洼地被占满+落后产 能继续出清+有机硅、多晶硅投产节奏加快的情况下,工业硅产能升级置换加快,供需格 局继续改善。(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电石的用途

(八)钛白粉:硫酸法工艺受限制,氯化法工艺待推广

钛白粉又名二氧化钛(TiO2),是一种十分稳定的白色无机颜料,具有无毒、最佳 的不透明性、最佳白度和光亮度,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性能最好的一种白色颜料,约占 全部白色颜料使用量的 80%。当前钛白粉的生产工艺主要有两种:硫酸法和氯化法。氯 化法相对硫酸法是更为环保清洁的工艺,且其产出的钛白粉纯度更高,性能更好,世界钛白粉生产总量中约一半为氯化法产品,国际上主要的钛白粉生产厂商基本都采用氯化 法。

我国钛白粉产能规模近十年仍保持较高增速,2013-2020 年我国钛白粉年产能从 318 万吨上升到 423 万吨,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4.2%。2015 年后我国实施了更为严格的环保政 策,对硫酸法钛白粉进行严格控制,部分小型钛白粉和不具备污染处理能力的生产企业 被迫关停,部分大型生产厂家开始向对环境污染更少、产品质量更好的氯化法生产钛白 粉工艺转型,结构性过剩的现象得到缓解,2020 年钛白粉产能利用率实现 78.64%,较 2013 年提升了 10pct。

近年来钛白粉需求基本维持稳定,2020 年消费量为 228 万吨,2013-2020 年年复合 增长率仅 2.1%。我国钛白粉最大的消费市场是涂料行业,涂料作为一种中间商品,其景 气度与下游汽车工业,房地产,基础建设和家居业等终端消费市场密切相关。长期来看, 我国房地产及汽车需求量都处于下行低迷状态,预计未来难以对钛白粉的需求量产生大 力拉动。同时,国内硫酸法产能占比目前仍为 80%以上,限制硫酸法钛白粉的政策将继 续驱动该产业结构向更合理的方向前进。

电石的用途

(九)环氧丙烷:限制新建氯醇法工艺

环氧丙烷,简称“PO”,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透明低沸易燃液体,是重要的有机化 工合成原料和合成中间体。环氧丙烷作为丙烯的衍生物,其上游原料是丙烯及制得丙烯 所需的石脑油和丙烷,下游的主要产品有聚醚多元醇、丙二醇甲醚及碳酸二甲酯、丙二 醇醚等。环氧丙烷的生产工艺主要有氯醇化法、共氧化法(包含 PO/SM、PO/TBA 或 PO/MTBE 法)、双氧水直接氧化法(HPPO 法)和异丙苯氧化法(CHPPO 法)等。

供给上环氧丙烷的产能和产量基本逐年上升,2016-2020 年国内环氧丙烷产能从 314 万吨/年增长至 346 万吨/年,CAGR 为 2.5%,同期产量从 224 万吨增至 266 万吨,CAGR 为 4.4%。2021 年国内产能为 403 万吨/年,同比新增 57 万吨/年,截止 2021 年 5 月,国 内产量为 145 万吨,同比增加 48%,产能利用率达到 86%,为 5 年以来最高值。从需求 端来看,2016-2020 年环氧丙烷表观消费量从 251 万吨增长至 313 万吨,CAGR 为 5.7%, 整体表观消费量增速大于产量增速,国内净进口量在 30-50 万吨/年的水平,对外依存度 维持在 15%左右。由于环保政策的规限,氯醇法产能扩建被禁叠加落后产能的退出,环 氧丙烷行业自身的转型升级导致自给率的推进放缓。

2021 年环氧丙烷供需格局将迎来以下重大改变:

(1)国内环氧丙烷供应面临集中 投产的冲击:2021 投建产能规模高达 235 万吨/年,预计在年底前全国总产能将达到 581 万吨/年,同比增加 68%,而 2020 年表观消费量 313 万吨,短期市场供大于求不可避免。 但由于大部分新增产能集中在下半年投产,考虑产能爬坡仍需要一定时间,预计供给端 的压力峰值将在 21 年 Q4~22 年逐步显现。

(2)出口市场有望快速打开:过去环氧丙 烷出口量较低主要受制于国内供不应求和政策上只开放 HPPO 法环氧丙烷出口。从新建 产能的统计结果看,2021 年环氧丙烷新建 HPPO 法产能共 90 万吨/年,将极大地改善国 内直接氧化法环氧丙烷相对欠缺的局面,预计在国内供应饱和后海外市场将逐步打开;

(3) 氯醇法工艺不再增产,共氧法和直接氧法将成主流之一。2015 年起氯醇法工艺因环保因 素被限制增产,但作为氯碱平衡的重要耗氯装置,轻言淘汰为时尚早。另一方面,共氧 法和直接氧化法在 2020 年以来进入快速投产期,预计在 21 年底这两种工艺的产能占比 将上升至 28%和 22%。

电石的用途

(十)尿素:煤炭指标空间有限,产能减量置换为主

尿素学名碳酰胺,在土壤中被水解成碳酸铵或碳酸氢铵后被植物吸收利用,是一种 含氮量最高的氮肥,适用于各类作物和土壤。按下游需求可分为农业生产和工业加工, 其中农用尿素可直接施肥亦可制作复合肥;工业需求中可以当作三聚氰胺、人造板,电 厂脱硫脱硝的主要原料。以行业属性来看,农业需求相对稳定,具有非周期性特点,短 期与作物种植结构相关,中长期与人口增速、耕地种植面积相关;工业需求方面,三聚 氰胺下游需求是板材、油漆涂料等,人造板属于建筑建材行业,二者均与地产周期关联 度较高。

我国作为传统农业大国,化肥产能过剩的问题突出,在政策指导和环保制约下,2015 年起我国三大单质肥产能、产量开始显著下降,2020 年尿素产能下降至 7260 万吨,产 能利用率回升至 77%,同年需求在粮食安全政策提振以及房地产竣工崛起的背景下止跌 回升。

按照《到 2020 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要求,到 2020 年,氮肥产能 6060 万 吨,产能利用率提升至 80%,根据百川盈孚数据显示 2021 年尿素总产能为 7096 万吨, 尚未达到总量调控目标。按照当前政策,各地煤炭指标空间有限,新建合成气和尿素装 置审批难度较大,未来几年内以原产线扩产和新旧产能置换为主。同时根据《合成氨单 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加强合成氨(尿素)企业能耗水平的监管。

电石的用途

四、重点公司分析

(一)合盛硅业:工业硅预计难再新增产能,区位优势预计日渐凸显

公司是工业硅+有机硅双龙头,拥有 73 万吨工业硅+93 万吨有机硅,另有在建 20 万 吨聚硅氧烷和 40 万吨工业硅。受益于电力和双控指标的约束,工业硅 21 年 Q3 价格启 动涨价,后续有望在能耗双控不放松+水电回落+下游多晶硅和有机硅新建项目的陆续投 产的情况下价格维持高位。有机硅历史需求增速为 10%,今年超预期来自金属硅的支撑 以及房地产强竣工周期,四季度检修带来的供给收缩有望维持价格高位运行。当前产品 涨幅上价格远超成本,公司处于丰收期,往后工业硅的高耗能属性将面临长期约束,下 游光伏产业及有机硅深加工仍维持高增速,公司在规模及成本上优势将继续扩大。

(二)兴发集团:磷化工巨头,深度受益于行业供给优化

公司深耕磷化工业务近三十年,目前拥有产能磷矿石 495 万吨/年,黄磷 16 万吨/年, 磷铵产能 60 万吨/年,草甘膦 18 万吨/年,甘氨酸 10 万吨/年,电子级磷酸 3 万吨/年,从 农资到电子级,公司产能基本覆盖全系列磷化工产品。同时,受益于供给侧改革和环保 约束下磷化工供应链的缩减,在供需主导下磷化工步入高景气度周期,公司作为磷系龙 头,主营产品为其提供了大幅盈利空间。公司充分利用草甘膦中副产物氯甲烷,公司设 立全资子公司湖北兴瑞,布局有机硅业务,目前拥有有机硅单体产能 36 万吨/年,在降 低草甘膦环保风险的同时更提升了草甘膦综合经济效益。

同时,2021 以来在有机硅供应 紧张的低库存下,有机硅价格持续高位使得公司盈利能力显著增强,2021 年 H1 湖北兴 瑞实现扣非净利润 7 亿元。公司作为资源禀赋型企业,配套磷矿储量 4.29 亿吨,产能 495 万吨/年,并自有水电站 32 座,总装机容量达到 17.85 万千瓦。在我国磷矿石产量逐渐下 降和 2021Q3 出现的电力供应紧张问题下,公司资源配备为其铸造的成本护城河,叠加 磷硅系产品的高景气度,使其在 2021 年前三季度盈利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 592%。

(三)云图控股:复合肥景气度复苏,磷系强者向磷酸铁进击

云图的主营业务复合肥,受益于种植利润提升带来的复合肥景气度复苏,2021 年 H1 常规/新型复合肥业务实现营收 18/14 亿元,同时由于较完善的上游产能配备,在上半 年原材料价格高涨的情况下公司常规/新型复合肥毛利实现 51.3%/11.1%,同比增长 5.2/0.46pct,一体化优势显著。

公司联碱业务受益于纯碱行业供需紧张带来的价格持续上行,2021 年 H1 该业务实 现营收 5 亿元,毛利 20%,预计未来还将提升;另一业务黄磷方面,黄磷行业受制于云 南水电偏枯+电力供应紧张+能耗指标问题,今年产量大幅下滑,价格持续抬升,公司拥 有 6 万吨黄磷产能,基本全部外销,黄磷价格每涨 1000 元,公司的净利有望增厚 0.45 亿元。

由于磷系企业拥有完善的上游资源和较强的副产物处理渠道,使得它们在磷酸铁的 产业布局上更具优势。公司作为磷系头部企业,规划建设 35 万吨磷酸铁及相关配套项目, 按照 15500 元/吨(磷酸铁)、8013 元/吨(净化磷酸)和 3200 元/吨(复合肥)价格计算, 该项目含税收入动态值可以达到百亿元规模,动态税前净利可超 20 亿元,在经历过行业 洗牌以后有望成为公司发展的新增长极。

(四)中盐化工:纯碱龙头,业务深度受益

公司拥有兰太钠业、高分子公司、中盐昆山、氯碱化工、发投碱业(刚从青海国资 委收购而来)、昆仑碱业六大核心子公司,眼下来看高分子公司做的糊树脂行业较为困 难,其他子公司产品的景气度都是向上的,尤其纯碱。在纯碱角度,折算权益产能为 310 万吨,90 万吨在建。

(五)山东海化:纯碱景气度延长,氨碱龙头深度受益

公司主营纯碱、溴素及原盐等业务,其中纯碱权益产能达 280 万吨,贡献公司九成 以上利润。当前纯碱核心支撑为双控背景下开工率及库存维持低位运行,由于在 Q4 有 其他产能退出+光伏玻璃释放产能,本轮景气上行有望延长。

(六)中泰化学:剥离贸易业务优化资产,主业景气度大幅回升

公司贸易业务剥离,将低毛利贸易业务从利润表部分剥离,显著改善利润表质量。 在主业层面,电石、PVC 供应端预计会受到“碳约束”,PVC 需求端在地产韧性和替代 其他材料的进程中维持中高增速,景气度持续改善;烧碱供应端受到环保和产业调整目 录限制,需求端下游氧化铝有望在低库存下景气度恢复。粘胶供应端开始去化,需求端 跟随纺织服装行业复苏,价格预计会持续上行。在公司层面,公司深度一体化使得主业 产品相对各细分龙头企业存在明显盈利优势,且成本端能保持相对稳定,能深度受益于 行业回暖。(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七)滨化股份:氯碱景气度回升,C3C4 项目落地进入发展新阶段

公司循环经济综合化工平台搭建完成,上游配套盐场,水厂和电厂,中游以氯碱装 置为核心,下游配套环氧丙烷、氯丙烯、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等耗氯装置,并对废水, 废气和废渣综合利用,成本优势明显,在 2020 年行业景气度底部+疫情冲击中经受住极 端考验,业绩底部已探明。2021 年烧碱景气度触底回升+经济复苏驱动各产品价格高位 运行,业绩有望大幅修复。碳三碳四项目包含 60 万吨 PDH、80 万吨异丁烯,15 万吨合成氨和 30 万吨环氧丙烷联产 78 万吨叔丁醇,业绩增量上有望再造一个滨化。同时该项 目是公司切入石化新材料、新能源行业的重要一步,后续布局值得持续关注。

(八)华鲁恒升:传统产业升级先锋,德州+荆州基地布局打开新空间

公司几大主营产品里,尿素、DMF 十三五期间都处于去产能周期中,尤其疫情发生 后,行业内 16 万吨 DMF 产能在疫情和环保压力下关停,公司通过 DMF 产线通过技改 从 25 万吨扩张至 33 万吨,占国内产能比例提升至 34%以上。醋酸和己二酸过去几年行 业盈利性偏弱,企业扩张动力不足,行业新增产能投放偏少,2020 年疫情后经济复苏推 动行业景气度上行。

德州基地进军优质赛道,布局尼龙 66 和可降解塑料项目。尼龙 66 项目预计可生产 8 万吨尼龙 66 产品、20 万吨己二酸和 36 万吨硝酸;可降解塑料项目拟生产 12 万吨 PBAT 和 30 万吨 BDO。我国尼龙 66 和 PBAT 行业仍处于高速发展期,产品单位产值高且属于 政策支持的行业。公司通过自建 BDO 和己二酸产线,有助于发挥成本管控方面的优势。

落地荆州基地,突破环境容量约束。荆州项目一期产品包括 100 万吨尿素、100 万 吨醋酸和 15 万吨 DMF。荆州基地有助于公司突破德州基地能耗指标和环境容量限制, 并在用水和产品运输方面优势显著,公司有望凭借优秀的成本管控能力设立第二基地彻 底打开成长天花板。

(九)龙佰集团:氯化法先发优势突出,有望成为钛白粉赛道的终极玩家

全球钛矿在储量、产量、品位三重下滑的压力下,自 2019 年出现明显的供需缺口, 钛白粉的钛矿成本持续抬升。需求端,国内竣工周期内强钛白粉需求+海外钛白粉需求持 续回暖促使我国钛白粉出口需求旺盛,钛白粉工厂库存已经降至低位,价格中枢抬升。 工艺迭代上,氯化法工艺存在海外技术垄断和工艺所需高端钛料相对缺乏的问题,不少 企业不具备建设条件,而龙佰集团具有德国钛康(全球唯一有技术但不生产钛白粉的企 业)氯化法工艺 5 年独家授权+自备高端钛料产线,先发优势突出。我们认为,钛白粉产 业链价格或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易涨难跌,具备资源优势的企业将走出现金流与资本开 支的正循环,在价格弹性和五年技术保护时间窗口下有望走出高速扩张行情。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未来智库 - 官方网站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因此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35304928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