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 田忠方
“预计在2022年,中国有望步入高收入***行列,并实现对‘中等收入陷阱’的跨越。”在今年“两会”期间,毕马威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康勇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专访时如此表述。
毕马威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康勇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工作报告。其中,在宏观经济方面,康勇认为今年的***工作报告中有五方面提法内容较超预期。
“一是我国今年的经济增速目标设定在5.5%左右,处于之前5%-5.5%的市场预期的上限,体现了在今年这样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保持合理经济增速的重要性。二是名义赤字率虽然有所降低,但全年财政支出将增加2万亿元,增速明显高于去年,这意味着今年财政政策总体还是积极的。三是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同比增长18%,为2012年以来的最大增幅,加强地方***财力。四是加大对创新、数字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五是发展制造业,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康勇指出。
今年的***工作报告,将2022年经济增长目标定在了5.5%这一前期市场预期的上限。康勇表示,虽然不论是横向看还是纵向看,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都是不低的,但总体上是可以实现的。
“一方面,国内市场空间广阔,各类产业链齐全,且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不断完善。另一方面,是当前政策空间仍大。2021年,重点领域风险持续得到控制,宏观杠杆率下降了大约8个百分点。相对较低的通胀,为我国货币政策适度放开、加大支持力度创造了条件。”康勇解释称。
对下一步的货币政策,康勇预计,依然有进一步降息降准的空间。在稳增长政策的支持下,最新的各项金融数据好于市场预期。在此背景下,宏观政策的集中释放,有助于增强内生动力,缓解经济面临的三重压力。因此,下一阶段,预期货币政策将继续加大发力。
展望后市,在康勇看来,随着“两会”对今年经济发展中各项重要安排的明确,“经济底”有望在今年一季度末前后出现。
“可以看到,目前不仅制造业需求改善明显,服务业景气改善也略超季节性。同时,新订单和新出口订单双双回升,部分中上游行业改善明显。建筑业新订单和业务活动预期继续回升,指向稳增长发力进行时。2022年经济正逐步回归‘新稳态’。”康勇表示。
以下是澎湃新闻记者与康勇的对话内容(略有编辑):
澎湃新闻:对2022年的GDP增长目标,市场前期预期主要集中在5%至5.5%区间,此次***工作报告将经济增长目标定在前期预期上限,你如何看待这一情况?
康勇:总的来说,虽然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并不低,但是可以实现的。
首先,纵向看,今年经济增长设立的目标虽然较上年有所下降,但仍高于2020年至2021年5.1%的两年平均增速。
其次,横向看,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增长4.4%,美国等发达***也只有4%左右的增长。
同时,我国现在的经济体量已经很大了,2021年中国经济总量达到114万亿元,约17.7万亿美元,以美元计较2020年增长超过3万亿美元,大约相当于英国的经济总量。在这样大的体量上,继续保持5.5%的中高速增长并不容易。
不过,尽管面对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上升、发达***通胀压力上涨、供应链持续紧张的挑战,但我对今年实现5.5%的增速目标还是有信心的。
一方面,是国内市场大,产业链齐全,且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不断完善。另一方面,是当前政策空间仍大。2021年,重点领域风险持续得到控制,宏观杠杆率下降了大约8个百分点。
同时,我国CPI通胀温和,相对较低的通胀为我国货币政策适度放开、加大支持力度创造了条件。
澎湃新闻:对今年的***工作报告,在宏观经济方面,你最为关注的内容是什么?有哪些超预期的提法?
康勇:总的来说,有五方面内容超预期。
一是我国今年的经济增速目标设定在5.5%左右,处于之前5%-5.5%的市场预期的上限,这也显示了在今年这样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保持合理经济增速的重要性。
二是今年赤字率拟按2.8%左右安排,比去年3.2%的赤字率下降0.4个百分点,资金规模减少2000亿元。不过,通过跨年度调节,今年财政支出规模将比去年扩大2万亿元以上,意味着今年财政支出将达到26.7万亿元,同比增加8.4%,明显高于去年0.3%的增速,总体财政政策还是积极的。
三是为了加强地方***财力,《报告》还表示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加约1.5万亿元,达到近9.8万亿元,同比增长18%,为2012年以来的最大增幅。
四是创新作为“十四五”时期的首要任务,是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2021年我国科技创新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去年全年我国研发经费支出接近2.8万亿元,同比增长14.2%。今年***工作报告中也强调继续加大对创新的支持力度,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比例从之前的75%提高到100%,并促进数字经济的发展,建设数字中国。
五是在制造业发展上,“十四五”规划指出壮大实体经济,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2021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7.4%,较2020年的26.2%小幅提升了1.2个百分点。这次的***工作报告中还提到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工程等,也都将促进我国制造业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澎湃新闻:两会对政策面进一步明确后,对接下来的国内宏观经济的整体走势,你如何看待?
康勇:预计2022年中国有望步入高收入***行列,并实现“中等收入陷阱”的跨越。
“十四五”规划远景目标中提出2035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水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测算未来十几年我国仍需保持4.0%左右的平均增速。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一段时间我国仍有必要维持一定速度的经济增长,来有效引导和稳定市场预期。
澎湃新闻:你认为,市场一直提及的“经济底”已经来了吗?你如何看待“经济底”?
康勇:我认为,“经济底”或出现在一季度末前后。
***统计局最新公布的2月PMI指数显示,制造业PMI指数录得50.2%、较上月回升0.1个百分点。制造业PMI超季节性回升,需求改善明显。
同时,新订单和新出口订单双双回升,部分中上游行业改善明显。服务业景气改善略超季节性,疫情反复的影响或趋于减弱。建筑业新订单和业务活动预期继续回升,指向稳增长发力进行时。
因此,在“政策底”夯实,稳增长三步走进行时,2022年经济或逐步回归“新稳态”, “经济底”或出现在一季度前后。
澎湃新闻:对接下来的货币政策,你有哪些预期?
康勇:整体来看,中国货币政策依然有进一步降息降准的空间。
在稳增长政策的支撑下,2022年1月的金融数据好于市场预期,人民币贷款和***发债较去年同期大幅回升,带动社融数据创下月度新高。宏观政策的集中释放,有助于增强内生动力,缓解经济面临的三重压力。
因此,下一阶段,预期货币政策将继续加大发力。今年上半年央行仍存在继续降准降息的空间,以进一步提高银行信贷投放能力。
其中,在结构上,将继续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一方面要继续落实好支持小微企业的市场化政策工具,另一方面要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
澎湃新闻:海外流动性收紧目前看仍是大势所趋,但节奏似乎有所放缓。你如何看待这一情况?中外经济周期不一致的情况,下一步汇率方面你预计将如何演化呢?
康勇:进入2022年,人民币汇率面临的主要风险是美联储等发达市场的货币政策进一步收紧,而中国央行有可能在保持稳健货币政策的基调下增加流动性供给。
当然,也不能只看到中国降息、美国加息,就认为人民币汇率就一定会贬值,这是不成立的。汇率本身的决定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通货膨胀也是主要的一个方面。
目前,中美两国之间通胀、利率、进出口等多重因素影响着汇率波动。从利率来说,中国现在降息、美国加息,中美利差有所缩小,但是现在美国的通货膨胀很高,从这个角度来看,通胀对汇率的影响甚至比利率影响还要大一些,高通货膨胀的***货币通常会有贬值压力,因为高通货膨胀会降低该国货币的购买力。
澎湃新闻:对两会后的资本市场,你如何看待?
康勇:总的来说,伴随着新冠疫情的持续蔓延,全球经济仍然具有很大不确定性。因此,中国经济实现稳增长具有坚实的基础,也面临不小的压力。
在此背景下,我认为继续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推动资本市场加快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今年,预计资本市场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将从四方面开展:一是推动全市场注册制改革落地,打造真正的基于信息披露的、让市场做主的上市制度。二是建立常态化退市制度,让资本市场有进有出,形成健康的、优胜劣汰的资本生态体系。三是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四是保护投资者权益,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对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管和处罚。
责任编辑:孙燕 图片编辑:蒋立冬
校对: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