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1895-1953年),汉族,原名徐寿康,江苏宜兴市屺亭镇人。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于传统尤推崇任伯年,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作画主张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与张书旗、柳子谷三人被称为画坛的“金陵三杰”。来源:《徐悲鸿画集 第1集》(北京出版社 1981)
渔父(1926)
持剑钟馗(1928)
钟馗饮酒(1929)
黄震之像(1930)
白描人物(1931)
牧童和牛(1931)
村歌(1936)
沉吟(1936)
贫妇(1937)
农夫休息(1938)
持扇钟馗(1938)
自写(1938)
洗衣(1938)
白描人物(1942)
抬举(1943)
跨犊儿童(1943)
国殇执绋者稿(1943)
持杯钟馗(1944)
西山古松柏(1***8)
晴岚翠嶂(1***8)
虬枝(1932)
西天目山老殿(1934)
惟石岩岩(1935)
墨松(1935)
白皮松(1935)
铁锚兰(1939)
紫荆(1940)
灿若朝霞(1940)
紫兰(1941)
兰花(1942)
白梅之一(1943)
白梅之二(1943)
白梅之三(1943)
鸽竹(1943)
竹雀(1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