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中学校史馆里,董必武回忆办学经历的手稿。(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周志兵 摄)
春日融融,走进位于武汉市武昌区粮道街27号的武汉中学,贤琮楼、潭秋楼、汉俊楼……处处都是红色记忆,砖木结构的私立武汉中学校旧址纪念馆古朴典雅。
1920年,董必武等在此,历尽艰难创办武汉中学前身——私立武汉中学校,传播新思想,在湖北点燃革命火种。
典当皮袍坚定办学
“为凑集办学经费,董老在数九寒天,典当了身上穿的一件保暖皮袍。”武汉中学负责人告诉记者。
学校创办前,最难的是经费问题。
学校的开办经费从创办人中募集。作为创办人之一,经济拮据的董必武无法拿出20元开办费。他家里最值钱的就是那件御寒皮袍,毫不犹豫,董必武将其典当,最终凑足开办经费。
武汉中学校史馆内,董必武的《私立武汉中学简记》手稿记载了办校历程。
董必武回忆,学校“有教室三间,办公室一大间,风雨操场一个,还有大小几个院子,有可供学生食宿用的两排房间”。董必武亲自将校址选在湖北省教育会西北角的涵三宫街南面小巷内。学校选出董事11人,刘觉民任校长,顺利在省教育厅备案。
多年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一度思想上极度迷茫的董必武受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鼓舞和启发,认识到民众力量的重要性,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
在上海,董必武与湖北同乡商议认为,旧的办法已行不通,如何才能唤醒、接近群众?办报、办学!
当年8月,董必武返回武汉筹办报纸,但因种种原因,办报计划夭折。随即,董必武与陈潭秋等联合多位进步教师开始着手办学。
1920年3月,“私立武汉中学校”开学,第一期招考两个班,学生共100多人。
三位中共一大代表曾在此任教
以革命精神办学,武汉中学一开始就以崭新的面貌出现。
校史馆展板上介绍,未经备案,武汉中学以不注册性别的方式,招收女学生,支持男女同校;招生中多招收贫寒子弟特别是农村青年入校,学生入学报考费和学费都比当时武昌其他私立学校低。
“为保障学校正常运转,董必武、陈潭秋主动不支薪,其他聘请的教职员实行低薪。董必武有时还将自己在别处工作节省下来的薪金,作为办公经费或补贴贫困学生。”武汉中学负责人介绍。
董必武在简记中回忆,虽然低薪或不支薪,但教职员们资历都够格,尽义务讲课做事,十分认真。
三位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陈潭秋、李汉俊都曾在此任教。
学校聘请黄负生、刘子通等一批进步知识分子担任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进步刊物,研究俄国革命问题和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思潮。
馆内记载,武汉中学招生考试也准许用白话文,湖北中学国文课采用白话文自武汉中学开始。
当时审定的中学国文课本只有文言文,董必武教国文,但他上课不用内容陈腐的统一教材,自己编了一套文选,里面都是古今中外名家具有人民性、革命性的优秀诗文,还会选用杂志上的白话文文章。
1920年8月,董必武、陈潭秋等7人成立中共武汉早期组织。
1921年7月,董必武、陈潭秋参加中共一大后,就以武汉中学为基地进行革命宣传和组织工作,秘密在师生中发展党团员,在学校建立党和团的组织。
此后一段时间,湖北各地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都与武汉中学直接或间接有关。
“社会主义革命的思想传播,在武汉中学内很少受到阻碍,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湖北也是由武汉中学学生开始发展组织。”董必武后来回忆。
从1920年建校到1928年被军阀查封,武汉中学培养了众多革命骨干。
1927年冬爆发的黄麻起义,总指挥部领导人中,包括总指挥潘忠汝在内,有5人毕业于该校。
(来源: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