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很多时候身边没人抽烟,但烟味仍然无处不在。
老公抽完烟的窗台上,有烟味。
应酬完的同事身上,有烟味。
公司的电梯间里,有烟味。
甚至烟民老爸寄来的快递里,也有烟味……
明明这些场景中都没有人吸烟,也没有看到二手烟,为什么我们却能闻到烟味?这种「烟味」对我们的健康有没有影响?
不为人知的三手烟
在生活中,「隐形的烟味」可以被称为「三手烟」。
三手烟,是指吸烟者抽烟后残留在衣服、墙壁、地毯、家具、甚至头发和皮肤表面的烟草残留物。
所谓的「烟味」就是由这些烟草残留物散发出来的。
虽然「三手烟」没有一手烟、二手烟那么强烈刺鼻,但它同样会给我们的健康带来伤害。
吸烟者留下的烟草残留物往往会与空气中其他常见的污染物继续发生反应,逐步形成 11 种高度致癌物。除了致癌以外,「三手烟」还会引发过敏、哮喘,影响儿童脑部和肺部发育。
很多人或许从没听说过「三手烟」,更不清楚它会带来什么风险。
调查数据显示,99% 的受访者认为二手烟有害健康,但近六成民众压根没有听说过「三手烟」这一概念,更不了解其危害。
而受三手烟危害最大的,是我们的孩子。
22% 的婴幼儿正在被烟味伤害
「三手烟」中的有毒物质对于一个健康成年人来说已然难以招架,婴幼儿,作为自我保护更受限的人群,更容易受其影响。
孩子们的肺脏处于发育过程中,且呼吸频率更快,本身就对「三手烟」更为敏感。
除此之外,婴幼儿行动方式以爬行为主,容易出现吮指行为,这些都使小宝宝更易与「三手烟」接触。一项实验表明,婴幼儿在「三手烟」环境中每日接触到的亚硝胺可达 2.2 μg,约为成人的 16 倍( 0.14 μg/天)。
不幸的是,每年约有 22% 的婴幼儿会受到「二手烟」和「三手烟」的影响。
加州大学伯克利实验室发现「三手烟」中的有毒物质会损伤人体细胞 DNA,使其更易癌变。该实验室曾将幼年小白鼠短暂暴露在「三手烟」环境中,小鼠成年后肺癌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显著升高。
更有研究者认为,婴幼儿猝死、儿童认知和记忆障碍都与「三手烟」存在潜在联系。
他们,本来可以活得更健康快乐。
「三手烟」可残留 19 个月不散
很多人认为只要不在孩子面前抽烟,那么他们就不会受到烟草中有害物质的影响。
但实际上,「三手烟」的残留程度和时间远远比大家想象的要可怕。
➊ 三手烟可能无处不在
猜猜下面的图中,三手烟都藏在哪里?
一天前的吞云吐雾留下的「三手烟」会残留在地毯上,直接接触婴幼儿的皮肤。
一周前乘客留下的「三手烟」残留会持续卡在座椅上,每一位上车的乘客,都是受害者。
即便是已经空置一个月的房屋,依然有前屋主留下的「三手烟」毒素。
总之,如果环境中有人吸烟,哪怕他并没有在你目之所及之处吸烟,你和你的家人也很难逃过「三手烟」的魔掌。
更可怕的是,即使环境中没有人抽过烟,也可能出现烟草残留。
2020 年,研究者发现烟草残留可以通过接触转移。他们在某无烟影院中发现了由观影者衣物转移到影院座位表面的「三手烟」污染物。
➋ 只要几分钟,就可能沾上三手烟
有研究人员曾做过实验,将羊毛、棉花、涤纶放在有烟草烟雾的环境中 15 分钟且静置一小时后,三种纤维全部因吸附烟草烟雾中的化合物而明显变色。
即使将这些纤维静置 72 小时后,还有近 1/3 的有毒物质始终吸附在纤维上。
当尼古丁不断与常见空气污染物生成强致癌物亚硝胺,当各类纤维制品暴露在环境烟雾中,我们的健康也在一点一点遭受侵蚀。
致癌物 N-亚硝胺会随时间推移而不断积累,且毒性越来越强。
如此看来,大众更偏爱的棉制品和羊毛制品,比如纯棉衣物、羊毛制品,其实最易受到「三手烟」污染。
➌ 三手烟很难被去除
既然「三手烟」是一股烟味,那经常开窗通风,不就能把「三手烟」送走吗?
很遗憾,大家普遍认为的开窗通风有助于「散烟味」,并不能散去「三手烟」。
「三手烟」中的有害物质会在常见的家用织物上残留 19 个月。就算通风 2 个月,「三手烟」依然会存在于房间和汽车中。
这也是为什么一些棋牌室、小饭馆、电梯间即便开了窗、开了排风扇,依然有浓郁的烟味残留。
有研究者发现,清洗可以有效降低纤维中的「三手烟」污染物,日常衣物勤清洗或许是一个不错的方案。
但清洗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毕竟家里窗帘、地毯、乃至沙发套是不可能被频繁换洗的。除此之外,墙壁、地板、桌面这些表面,更是难以用简单的「擦一擦」来清除吸附物。
注:该研究通过声波变化来测量三种纤维中尼古丁和 3-乙烯基吡啶的含量。因此声波的变化可以理解为纤维中尼古丁和 3-乙烯基吡啶的含量。
虽然三手烟危害的研究只能算刚刚起步,但其隐蔽性高、危害性大、残留时间长且难以完全清除的特点,早已被医学研究证实。
就目前而言,如何让家居环境摆脱「三手烟」的影响仍是学界难题。
既然如此,我们就对「三手烟」这个「易结不易解」的冤家没辙了吗?
很多人已经开始做出了改变
根据《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显示,我国吸烟人群逾 3 亿,另有约 7.4 亿不吸烟人群遭受二手烟的危害,不知不觉中困于三手烟的人群更是无法统计。
我国每年因吸烟相关疾病所致死亡人数超过 100 万,如对吸烟流行状况不加以控制,至 2050 年每年因吸烟导致的死亡人数将突破 300 万。
好在,有很多城市陆续颁布了禁烟法规与条例,但是,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大约只有 30 个,还不到全国城市数量的十分之一。
我们期待更多的城市颁布禁烟法规,届时可以让更多的人,有底气说出「不要抽烟」,有勇气在人群中制止吸烟者的行为。
我们更期待已颁布的法规可以被正确地实施,不要让「室内场所禁止吸烟」只是一句空喊的口号,一张没有威慑力的标识。毕竟,在公共场所内吸烟约等于「谋杀」,吸烟者离开后残留的烟味更是慢性毒药。
除了等待政策,有很多人已经主动做出了改变。
不少手里掐着烟扬言要抽一辈子的老烟民们,都败在了「亲情」两个字上,成了说戒烟就戒烟的「狠人」。
(右滑查看更多留言)
之所以为这些老烟民们鼓掌,是因为大家都知道戒烟有多难,真正能戒烟的人克服了多少困难,付出了多少努力……这都是不吸烟者难以想象的。
但吸烟会影响到他人、对他人健康造成伤害,也是早已被科学验证的事实。
如果你愿意为自己爱的人做出一点改变,那可以先从不影响他人做起。比如尽量不在家中或车中吸烟,也尽量不要在公共的室内空间吸烟,吸完烟后洗澡换衣服再去抱孩子,就能有效减少二手烟、「三手烟」对他人的影响。
今天是世界无烟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迈出一小步,是不是看起来也没有那么困难?
其实,每一个努力做出改变的人都很棒,评论区讲讲你挣扎戒烟/少抽烟的故事,告诉大家你究竟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也许,就会有人因为你的评论而开始改变。
本文审核专家
更多优质内容
更多抽烟的危害
点击视频
参考文献
[1]. Caryn Rabin, R (January 2, 2009). "A New Cigarette Hazard — 'Third-Hand Smoke'". The New York Times.
[2]. Cheng C.-Y., Huang S.-S., Yang C.-M., Tang K.-T., Yao D.-J. Detection of thirdhand smoke on clothing fibers with a surface acoustic wave gas sensor. Biomicrofluidics. 2016;10:11907. doi: 10.1063/1.4939941.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752521/
[3]. https://www.tait.mohw.gov.tw/?aid=509&page_name=detail&iid=838&wksize=100
[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OiJAeaeHyQ
[5]. Giovanna L. Pozuelos, Peyton Jacob, III, Suzaynn F. Schick, Esther E. Omaiye, and Prue Talbot.Adhesion and Removal of Thirdhand Smoke from Indoor Fabrics: A Method for Rapid Assessment and Identification of Chemical Repositories.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21 Apr; 18(7): 3592.Published online 2021 Mar 30. doi: 10.3390/ijerph18073592
[6]. Thirdhand Smoke Found to Increase Lung Cancer Risk in Mice,March 8, 2018
https://newscenter.lbl.gov/2018/03/08/thirdhand-smoke-found-to-increase-lung-cancer-risk-in-mice/
[7]. Rosen, Laura J.; Noach, Michal Ben; Winickoff, Jonathan P.; Hovell, Mel F. (2012-01-01). "Parental Smoking Cessation to Protect Young Children: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Pediatrics. 129 (1): 141–152. doi:10.1542/peds.2010-3209. ISSN 0031-4005. PMID 22201152. S2CID 7600779 – via AAP News & Journals Gateway.
[8]. Ferrante, G; Simoni, M; Cibella, F; Ferrara, F; Liotta, G; Malizia, V; Corsello, G; Viegi, G; La Grutta, S (2015). "Third-hand smoke exposure and health hazards in children" (PDF). Monaldi Archives for Chest Disease. 79 (1): 38–43. doi:10.4081/monaldi.2013.108. PMID 23741945.
[9]. Northrup, Thomas F; Jacob, Peyton; Benowitz, Neal L; Hoh, Eunha; Quintana, Penelope J.E; Hovell, Melbourne F; Matt, Georg E; Stotts, Angela L (2016). "Thirdhand Smoke: State of the Science and a Call for Policy Expansion". Public Health Reports. 131 (2): 233–8. doi:10.1177/0033354***613100206. PMC 4765971. PMID 26957657.
[10]. Matt GE, et al. When smokers move out and non-smokers move in: residential thirdhand smoke pollution and exposure. Tob Control. doi: 10.1136/tc.2010.037382. [online 30 Oct 2010]
[11]. Bahl V, Jacob P, Havel C, Schick SF, Talbot P. Thirdhand cigarette smoke: factors affecting exposure and remediation. PLoS ONE.2014;9(10):e108258. doi:10.1371/journal.pone.0108258
[12]. Cheng C.-Y., Huang S.-S., Yang C.-M., Tang K.-T., Yao D.-J. Detection of thirdhand smoke on clothing fibers with a surface acoustic wave gas sensor. Biomicrofluidics. 2016;10:11907. doi: 10.1063/1.4939941. [PMC free article] [PubMed] [CrossRef] [Google Scholar]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752521/
[13]. Giovanna L. Pozuelos, Peyton Jacob, III, Suzaynn F. Schick, Esther E. Omaiye, and Prue Talbot.Adhesion and Removal of Thirdhand Smoke from Indoor Fabrics: A Method for Rapid Assessment and Identification of Chemical Repositories.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21 Apr; 18(7): 3592.Published online 2021 Mar 30. doi: 10.3390/ijerph18073592
[14]. Sleiman, M; Gundel, L. A; Pankow, J. F; Jacob, P; Singer, B. C; Destaillats, H (2010). "Formation of carcinogens indoors by surface-mediated reactions of nicotine with nitrous acid, leading to potential thirdhand smoke hazard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7 (15): 6576–81. Bibcode:2010PNAS..107.6576S. doi:10.1073/pnas.0***2820107. PMC 2872399. PMID 20142504.
[15]. Sheu R., Stönner C., Ditto J.C., Klüpfel T., Williams J., Gentner D.R. Human transport of thirdhand tobacco smoke: A prominent source of hazardous air pollutants into indoor nonsmoking environments. Sci. Adv. 2020;6:eaay4109. doi: 10.1126/sciadv.aay4109.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健康卫生委员会.关于《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的答问[EB/OL].http://www.nhc.gov.cn/wjw/zcjd/201304/c69b0309ac414e9cbdc703ed258334da.shtml,2012-5-30.
策划制作
策划:维克羊 | 监制:Feidi
插画:宇某 | 封面图来源:自己做的
海浪组长 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