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布里特-玛丽选择不去期待什么,只是某天早晨醒来,她突然意识到所有的期待都过了保质期。——《清单人生》
近两年来,越来越觉得自己无欲无求。对生活渐渐丧失了兴趣,对任何事也没了欲望,而且总是有种错觉,认为是疫情导致的。
但其实很多事情都是有时效性的,任何事情过了那个时间节点就不想要了也不感兴趣了。疫情环境下,生活像是被按了加速键,或许是疫情加速耗尽了对生活的的新鲜感。
张爱玲说过:太晚得到的快乐并不那么快乐。
但人生好像向来都是这样。大多时候都不知道自己开不开心,一件东西也不知道想不想要,事情好像也都是做不做都行。
小时候想去游乐园但从来没有人带我去,长大了可以自己去了却已经丧失了满足欲望的喜悦;小时候想看电影但没有条件看,长大了可以无限制地看了却已经不再有幸福感;从小学到高考一直忙于学习,在紧张的节奏中把其他想做的事情挤占了,然而高考结束了也并没有想象中开心,反而有一种抽空的麻木感。
或许欲望不是被压抑了,有些事情只有在特定时间做才会觉得有意思,过了特定的时间欲望就消失了。可能也不是消失,而是需要更高的刺激强度才能让自己产生新的愉悦和欲望。就好比我小时候很喜欢游乐园,长大后觉得游乐园也没什么好玩的,每个项目都要排好长队,就不再想去游乐园了。
成长过程中欲望如果能够得到合适且健康的满足,那么就可能保持着对这个世界探索的兴趣,但是如果大部分欲望都被压抑,久而久之就会麻木,会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会丧失幸福感。
或许也不一定是欲望,任何感觉想法如果一直被阻止,被否定,被羞辱,也会失去。比如,不许哭,不许大笑,在你快乐的时候永远告诉你,会倒霉。成绩进步了,不许骄傲,要谦虚。得到好东西一定要给别人,否则你就是自私。花钱是罪恶,打扮漂亮也是。做的每一件事都被判断是否正确,分析,那就会失去感觉,会变得麻木。
人生并没有完美这回事,分析会降低快乐,割裂感受。长此以往就没有正常的感受了。不管是快乐还是悲伤,都会怀疑,那是不是不对的,不应该的,不能够的。但感受就是感受,不是分析否定或者赞扬,它在就是在不在就是不在。不能释放的时候,会通过其它方式来消化。
弗洛伊德的动力心理学就认为:人的内在精神能量也遵循守恒定律,被压抑的欲望不会消失,只是会以其他形式流回本我,或是流向超我反过来约束自己。
每次都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但不知道如何改善。我不敢太开心,因为每一次开心脑海中都会紧接着冒出一个念头:我不配快乐。这种类似的念头一直压制着我。
自己慢慢地形成了形成了一个情绪保护机制,潜意识告诉自己不是我得不到,而是我没兴趣。当自己的欲望不能得到满足时,不麻木情绪就会很容易让我走向崩溃的深渊。
但生活总归要继续,生活中不那么如意的事总会被爱你的人,和平静快乐的日子所治愈。不幸是起伏,不是因为你不配得到快乐。离开剥夺你的快乐,见不得你快乐的人,生活总归是有美好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