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情感 / 正文

多疑的人(被人误解为是个多疑的人)

时间:2022-03-31 21:10:04 浏览:11次 作者:用户投稿 【我要投诉/侵权/举报 删除信息】

人格障碍的罹患率非常高,有大样本研究显示人格障碍患病率为3%到10%(《沈渔邨精神病学》第6版)。

可是国内临床中,绝大部分精神科大夫对人格障碍了解不多,缺乏识别的意识和能力,导致患者的人格异常往往被忽略、漏诊。

我们采取的是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在精神心理障碍的诊疗上非常注重人格异常的识别和干预。

我们发现,大部分抑郁症、双相障碍青少年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人格异常。尤其是偏执型人格最常见,敏感、易怒、容易把别人的好意当坏意;但当他们情绪有所平复、认知有一定理性时,又能意识到自己的不当。

如果病情继续发展,人格异常得不到及时干预,他们很容易发展成偏执型人格改变;如果超过了18岁,又达到了症状标准,甚至可以诊断为偏执型人格障碍。

可很多父母对孩子的人格异常没有意识,也不懂怎么去处理、应对这种情况。一不小心更容易激怒孩子,恶化亲子关系、恶化病情。

我们拍摄了一期科普视频,重点介绍了偏执型人格障碍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点击浏览:多疑、记仇,偏执型人格有哪些特征?

主流精神医学和心理学认为,人格障碍一旦形成,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的效果都有限,很难完全纠正患者的人格异常。

我们的深度催眠下临床心理干预,虽然可以大幅度缓解人格改变、甚至人格障碍,但目前技术难以复制,只能服务少数人。

而且,这个技术的效果也要看患者的配合程度,如果青少年的人格偏离很严重,非常自以为是、缺乏自我反省能力,难以与催眠治疗师建立信任关系的话,那心理干预也很难展开。

所以,人格改变和人格障碍的预防就显得非常、非常重要。父母至少要从以下2方面避免孩子出现偏执型人格障碍。

第一,父母要学习科学的精神心理学知识、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避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对孩子造成心理创伤。

偏执型人格之所以敏感、多疑,难以信任别人,主要原因之一是成长过程中遭受了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长期处于负性情绪下,容易灾难化思维,总忍不住担心自己受到伤害。

而这些叠加性心理创伤往往有不小的部分来自于原生家庭,父母的不当家庭教育方式。

第二,父母先做好榜样,具备自我反省的意识及能力,并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也做到这一点。

人格障碍的典型特征之一是缺乏自我反省能力,遇到挫折、矛盾时,将所有责任归咎于他人,只感受到自身的痛苦和委屈,甚至可能采取极端行动报复他人。

多疑的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自我反省的意识和能力往往受到后天教育环境的重大影响,最直接的因素是父母的示范、潜移默化和积极引导。

很多成年人没有意识到自己有偏执型人格,缺乏自我反省能力;尤其是事业有一定成就,在家庭中掌握主要话语权和经济来源的男性。

他们难以接受家人的建议、意见,甚至做不到基本的尊重,经常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家人身上,这很容易对妻子、孩子造成叠加性的心理创伤;而且影响孩子的人格形成,导致孩子也出现偏执型人格的风险非常高。

如果没遇到一些重要节点和重大事件的话,这些父亲可能一辈子都不会自我反省,不会认为自己的教育方式有问题。

可如果孩子得病了,父亲又得知孩子的病与自己的错误教育方式有关时,这有可能带来极大的触动。在对孩子本能的爱的促使下,他们就有可能恢复一定的自我反省意识,人格异常得到一定的纠正。

我们接诊的一位双相障碍患者林程,其父亲就是个典型例子。其父亲在当地医院是个领导,事业上有一定成绩;而且他成长于单亲家庭,是母亲把他拉扯大的。

所以在他的观念里,男人就该在外面挣钱、打拼,孩子留给妻子管就可以了。他很少陪伴孩子,而且经常回家时喝得一身酒气,甚至把朋友都招来家里闹个通宵达旦。

林程的母亲非常生气,数落丈夫:“你要是因为喝酒住院,我可不管你!”

以上情景在林程成长过程中反复出现。他变得非常抵触父亲,而且经常感到害怕恐慌,一想到父亲就会联想到父亲躺在了病床上,全身插满管子,而母亲真的不来照顾他,家里失去了支柱。

我们在深度催眠下找到这些病理性记忆,并详细告诉林程父亲时,他非常震惊。他终于意识到自己从成长经验中得出的结论是错误的,而自己跟朋友应酬、喝酒,给孩子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

他回去就对儿子说:“爸爸一定会戒酒!”这把林程和母亲都吓了一跳,觉得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后续患者母亲反馈孩子父亲不仅真的戒酒了,而且对她的态度180度大转弯,开始呵护疼爱她。

所以,成年人的偏执型人格障碍不一定完全不可纠正的。如果无法获得深度心理干预的话,家人有智慧的应对、引导非常重要。

如果发现丈夫牛脾气、固执、不懂得自我反省,似乎有偏执型人格障碍的话,患者母亲则需要担当起非常重要的角色。最好不要一直对其抱怨、指责。

我们要先带头反省自己的不足,反思自己对丈夫是否造成过客观上的心理伤害,是否不够重视丈夫的情感诉求,忽视了他对家庭的贡献和付出。

如果我们在这些方面做得不足,可以先主动、真诚地向他们表达歉意,认可他们为家庭作出的努力。这往往会使另一半感到惊讶和欣慰。

当他们感到被理解和重视后,此时再给予积极引导,带动他一起自我反省,才更有可能成功,逐渐改善家庭关系和亲子关系,加快孩子康复,或者更好地预防孩子出现人格异常的问题。#精神心理# #抑郁症# #偏执型人格#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因此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35304928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