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王司马伦被赐死,帝国的危机不但没有结束,反而越来越严重了。司马伦虽然死了,又有三个权势不下与司马伦的诸侯王站上了历史舞台。
齐王司马冏被封为大司马,成都王司马颖被封为大将军,河间王司马颙因为与晋惠帝司马衷的关系稍远,所以并没有获得煊赫的官职,但由于河间王的实力强盛,大家都认为他足以和齐王司马冏、成都王司马颖相提并论。
时齐王冏、河间王颙、成都王颖并拥强兵,各据一方。——《晋书》·卷五十九·列传第二十九
并拥强兵,各据一方,这根本就不是一个臣子该有的地位。这三人能够获得这种评价,证明他们和赵王司马伦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面对三王争雄的格局,大家都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这三位诸侯王之间会发生什么事?谁也不知道。
在这种背景下,谁会成为新任执政官呢?答案很简单:齐王司马冏。并不是因为司马冏的实力更强声望更高,而是因为成都王司马颖和河间王司马颙不愿意争夺这个执政官的位置。
齐王司马冏的势力范围以许昌为中心,如果他把自己的行政中心从许昌搬到洛阳,并不会削弱自己的实力,因为洛阳和许昌都是中原地区的政治中心。
成都王司马颖的势力范围在河北,河间王司马颙的势力范围在西北。如果他们把自己的行政中心搬到洛阳,就会削弱他们对自己地盘的控制力。
从这个角度来看,成都王司马颖与河间王司马颙并不会积极地争抢一个执政官的位置。所以他们曾经两次进入洛阳,但最后都主动离开了洛阳,回到自己的老巢。
在无人竞争的前提下,齐王司马冏成为了西晋帝国的新任执政官。
这种权利分配还算不错,因为三王并没有因为执政官的位置大打出手。中央***没有经历新一轮的流血角逐,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这种权利分配不算太好,因为这使得中原、河北和西北三大权力中心并存的格局定型。
因为帝国最强势的两大诸侯王(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无意在洛阳城供职,都跑回长安和邺城经营自己的独立小王国。在这种背景下,洛阳的政治地位再也无法超越长安和邺城,西晋帝国也因此被三个权力中心分割成了三块。
洛阳、邺城、长安这三大权力中心,再加上并州和幽州,共同构成了逐鹿中原的主版块。这个版块的主要地区是长城以南、长江以北。在西晋帝国灭亡之前,这个地区的主角是齐王司马冏、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刘渊、刘聪、刘曜、王浚、刘琨、石勒、苟唏、王弥和曹嶷等人。
最后的结果是石勒统一了这个地区。
长城以北地区形成了以鲜卑拓拔氏、段氏、慕容氏和宇文氏四大部族为代表争夺霸主的版块。这个版块的主要地区是长城以北地区。在西晋帝国灭亡之前,这个地区的主角是鲜卑四大部族的首脑人物。
直到晋帝国灭亡,长城以北地区也没有实现统一。
四川地区形成了地方***与流民集团为代表争夺益州统治权的版块。在西晋帝国灭亡之前,这个地区的主角是李特、李雄和罗尚等人。
最后的结果是李雄获胜,建立成汉帝国,而那时西晋帝国的诸王之乱还没有结束。
长江以南地区形成了以众多豪门、将领、官员和叛乱者为代表争夺江南霸权的版块。这个地区的主角是新野王司马歆、刘弘、陶侃、陈敏、顾荣、甘卓、周访、周玘、华轶、杜曾、杜弢、琅琊王司马睿、王导和王敦等人。
最后结果的是琅琊王司马睿获胜,他在王氏的支持下统一江南。
西北凉州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版块,面积不大。但在五胡十六国中,这个地区先后建立了五个***: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这个独立版块的形成,以张轨在赵王司马伦执政时出任凉州刺史为标志。
这是名副其实的乱世,光是史书上留下名字的枭雄就超过一百人。
我之所以把帝国版图分为上述五大版块,是因为这五大板块之间互不干扰,都在相对独立地发展。
长城以北的鲜卑段氏和拓拔氏,他们虽然一再深入长城以南,但最终都会主动退回长城以北,因为他们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了那里。
石勒等人即使在最强盛的时候,也没有全面向长城以北和长江以南扩张的计划。
琅琊王司马睿建立的东晋王朝虽然嘴上叫得凶,一再表示要北复中原,但基本上也是光说不练,因为他们主要经营的地区一直在江南。
蜀中的李氏政权更不用说,直到成汉灭亡也没能杀出蜀中。
至于凉州地区,无论张氏父子怎样标榜自己忠于西晋帝国,他们都没有参与过中原事务。
如果这样的格局能够维持,对于西晋帝国也不算很差,毕竟西晋帝国还是名义上的领袖。
而随着齐王司马冏和成都王司马颖发生冲突,加速了西晋帝国的分裂,名义上的领袖也难以维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