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一起一伏则有势,疏林或高或下则有情”,文章只有写得波澜起伏,有文势的抑扬,情节的跌宕,结构的开合,才能发挥它的美学效应,才能生动形象地揭示事物的本质,才能够使文章具有深刻的含义。
一位老作家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海,远看是平的,近看就不平。海浪可以给诗人很大的灵感。为什么呢?因为海浪汹涌澎湃,给予人一种生命激动的感觉。浪有高有低,当浪头从高处跌下来的时候,就使人感到一种惊恐,接着又要看它继续发生的变化。不会写文章的人,就应当到有悬崖的海边去看看,看看自己的文章里有没有这种波浪、悬崖,有没有这种奔腾澎湃、冲击和激情?”这确是老作家的经验之谈,也是每个写文章的人应努力达到的一个要求。
怎样才能把文章写得有曲折有波澜,从而提高叙述的效率呢?
一、要提高叙述效率,使行文曲折有致,必须有张有弛。一张一弛,是客观世界的普遍现象。叙事的张与驰,是由生活的起伏节奏来决定的,生活本身就是在张驰缓急中有节奏地前进的。内容紧张激烈的文章,固然能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然而如果一味紧张,却会使读者因神经始终高度紧张而受不了。反之,如果叙述的情节乃至叙述的口吻从头到尾平平淡淡、毫无起伏,则会提不起读者的兴趣。所以,在叙述时应在节奏上张驰相同,有紧有松,有张有合,犹如大江东去,时急时缓,迂回曲折。
二、行文曲折,必须抑扬跌宕。这是一种以退写进的写作方法。我们写文章时,为了更好地颂扬人物和事件,有时也可以先对所写对象进行某种贬抑,由贬到褒。运用这种方法写人、记事、状物,既使文章有曲折波澜,又能加强扬者愈扬的表达效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方法的特点:为扬而抑,抑不过是一种手段,“扬”才是作品的写作目的。
三、行文曲折,还必须写出情节的偶然性与必然性。俗话说:“无巧不成书”,这是情节典型化的一句通俗解释。这里说的“巧”,就是巧合,就是利用生活中的偶然事件来结构故事情节的方法。
恩格斯说“被断定必然的东西,是由纯粹的偶然性构成的,而所谓的偶然的东西,是有一种必然性隐藏里面的形式,如此等等。”这一段话,深刻地阐明了偶然与必然的关系,偶然寓于必然。运用这种表现手法,关键在一个“巧”字。“合”是基本要求,奇事巧合,要“合”得既在情理之中,又出意料之外,“合”得新颖别致,方见其“巧”。
要值得注意的是,写偶然性的事件,不能离开生活的规律;如果任意编造,胡乱凑合,作品就会失去真实性,失去光彩,反而“弄巧成拙”了。
你能用先抑后扬的写作方法来写一个人物吗?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