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职场的终端是在体制内
当代人一旦成年或大学毕业,就会纷纷走向不同岗位,成为或体制内或体制外的职场人。
由于到目前为止,体制内单位和体制外单位在事实上存在的差异性,特别是竞争性和淘汰率的相差悬殊,于是就有不少人说,混职场的,不管你的收入有多高,最幸福的还是体制内的职场人!
比如2022年公务员国考,共有202万人报考31242个岗位,其中最热岗位竞争比超过20000:1。又如2022年的河南省省考,计划招录7993人,报名人数超过了58万人,最热岗位竞争比达到1804:1,就连乡镇公务员岗位也被“挤破门槛”,平均竞争比达到79:1。
(等待国考入场的人员)
还有教师等等各种事业编的招考,烟草、电力等等央企和省级国企的招聘等等,都像公务员招考一样,热火朝天,被挤破了门槛。甚至连有钱的明星比如关晓彤、张艺兴、刘昊然等等,也都纷纷考进了体制内的事业编。
这是体制外的企业不可能出现的事情。相反,体制外企业特别是工厂的招工,除了华为等少数企业和外企之外,国内其他企业的招工不说是雪上加霜,至少招工是比较艰难的,不少地方都是动用***部门的力量去为企业招工,才免强开工生产。可见体制外企业的用工荒是一个多么严重的问题。
(体制内和外)
或许就是基于这种种情况,人们才说职场的终端是在体制内,而不是在体制外。
2、什么是体制内
体制内是一个简称语,完整表述是体制内单位和工作。
体制内单位是指由***和地方各级财政供养的机关事业单位、央企和地方国企或控股企业、各种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如公立医院等)。
(体制内工作)
由财政供养的机关事业单位录用工作人员时,原则是逢进必考、择优录用。最典范的就是公务员的国考和省考,各级人力资源部门组织的各种事业编制的考试。
央企和地方国企、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录用工作人员,一般是由本单位或本系统组织考试录用的。如烟草、电力、铁路、医院、国有银行等等。
对于劳动者来说,体制内单位一个最大的特点或者说优势,就是严格依法管理、依法支付薪酬、依法缴纳五险一金,确保劳动者在退休后,获得相应养老金,让退休人员能够颐养天年。
(五险一金的足额交纳才是关键)
而体制外企业虽然支付给劳动者的薪酬高于体制内人员,但由于他们在给员工交纳五险一金时,往往不是按发给劳动者的实际薪酬交纳五险一金的,而是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交纳五险一金,这样就导致体制外劳动者无法充分享受养老政策和住房公积金的政策法律利好,在职时无法用公积金购房,退休后无法颐养天年,只能节衣缩食,勉强活着。
这就是体制外的职场人羡慕嫉妒体制内职场人的根源所在。
其实,***对体制内体制外用工单位的政策法律都是一样的,两者差就差在对政策法律执行到位的力度上。
究其原因,一个是资本家的趋利性、暴利性的天性所使然,一个是体制外职场人的软弱性、散沙性所导致的,再一个就是检查执法的不到位和黑洞。
(工作不分贵贱)
如果体制内体制外的单位都原原本本的执行了政策法律,兑现了政策法律,就不会再有体制内体制外的区别。
3、怎样才能成为体制内的人员
其实每一个人都有成为体制内职场人的机会。
有的人由于在该读书的时候没有认真读书,后来也没有去补上,没有拿到相应的大学毕业证,从而失去了进入体制内工作的相应机会。
进入体制内工作,成为体制内的职场人,路还是比较多的。
(选择)
一是认真备考,抓住每一次机会。机关事业单位逢进必考,首先要过笔试关,然后还有非常重要的面试关。
笔试过关是基础,更是进入体制内工作的前提。这和考清北等等985差不多。数百上千甚至过万的竞争比,没有扎实的过硬的全面的基础知识做后盾,是很难进入面试关的。
面试考验的是临场发挥能力、沉着应对能力、与人沟通交流的口才和演说等等的能力。特别是公务员,从某种角度而言,表达、口才和沟通能力是很重要的能力。
(成功上岸)
央企和地方国企、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录用工作人员,虽然没有公务员招考那么复杂严格,但也是要过关的。
值得一提的是,要根据个人的能力选择报考相应的工作岗位。
二是参加机关事业单位领导干部选拔考试。假如已经在体制外单位工作,并在企业从事相应的领导管理工作,还可以参加相应的机关事业单位等体制内职位的选拔考试。
(怎么选,在自己)
体制内处级及以上的企事业单位的领导,是可以直接调任或提拔到机关单位担任领导干部的。也就是说,体制内单位的职场人,只要是具备了相应的级别,是可以交流任职的,并不需要笔试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