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生活 / 正文

霍桑实验(霍桑实验名词解释)

时间:2022-04-03 12:00:29 浏览:10次 作者:用户投稿 【我要投诉/侵权/举报 删除信息】

20世纪20年代,以泰勒、法约尔为代表的“科学管理”大流行,认为管理对象都是力争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 ,强调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纪律性。但在推行“科学管理”的霍桑工厂,虽然有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但工人们仍愤愤不平,生产成绩很不理想。为了找出原因,哈佛商学院梅奥教授1927年至1932年,在霍桑工厂主持进行了一系列管理实验,得出职工是“经济人”更是“社会人”、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群体”等结论,催生了人际关系学派。

福利实验——受重视、融洽的人际关系比福利待遇更重要。研究者选出6名女工单独从事装配继电器工作,其设想是增加福利措施,如缩短工作日、延长休息时间、免费供应茶点等,可以调动员工积极性、增加生产,一旦撤销福利措施,生产一定会下降。但实验结果却是,撤销福利措施,生产不仅没有下降,而是继续增加。经过深入细致的分析发现,导致生产效率提升的,一是被“选中”的自豪感增强了内生动力,实验开始时6名女工曾被召进部长办公室谈话,她们认为这是莫大的荣誉,所以工作积极性特别高;二是工间休息等增加了员工之间的互动,成员间保持了良好的关系。福利实验启示我们,比起增加福利待遇,让员工感到受重视、人际关系融洽,更能提高组织效率。

访谈实验——让员工发泄不满可以提高生产效率。研究者最初确定的访谈计划是,让工人就管理层的规划和政策、工头态度、工作条件等问题作答。但访谈过程中,研究者发现工人对访谈内容一点都不感兴趣,工人想谈的是其他事情。研究者及时调整了访谈计划,改为事先不规定内容,每次访谈时间从30分钟延长到60~90分钟,访谈者多听、少说,详细记录工人的不满和意见。这个访谈计划持续了两年半时间,访谈了两万多名员工,原来工人的不满无处发泄,访谈计划为他们提供了发泄机会,发泄过后心情舒畅、士气高涨,生产效率也因此大幅提高。访谈实验启示我们,如果员工的不满情绪能够及时得到排解,他们的生产效率会提升;反之,就会下降。

霍桑实验(霍桑实验名词解释)

群体实验——非正式群体具有独特的权力与影响力。研究者研究了一个缠绕线圈的工作小组,小组里有9名绕线工、3名电焊工、2名质量检查员和1名监工。按理说,权力最大的应该是监工,其次是检查员。但实际上,在工作现场有影响力的是绕线工,因为电焊工为绕线工服务、绕线工在生产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在这个工作小组里,围绕着绕线工还会成立一些小集团,共同抵抗监工的管理。要想加入小集团,既不能表现太突出,也不能太差,更不能和监工关系太好。在这种人际关系背景下,小集团一类非正式群体的共同利益,才是决定生产效率最核心的东西。群体实验启示我们,正式组织中往往存在着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体,这种群体有自己特殊的行为规范,且现实中传递负面情绪、传播小道消息极快,管理者需要关注这类非正式群体,并想办法消除其负面影响。

霍桑实验(霍桑实验名词解释)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因此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35304928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