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本版是我们与众多热爱写作的中学生们的互动窗口,我们会以北京各中学为单位逐校呈现。借一线语文教师的视角和笔触,说一说他们眼中具有文学天赋的孩子们的写作风格;这些语文名师也将从文学角度解读作品中的写作亮点。真诚欢迎全市各校与我们联系,投稿邮箱:316618183@qq.com。
出场学校:
中关村中学
出场教师:
于春红(中学一级教师)
何晓男(中学高级教师)
谢月芳(中学高级教师)
朱 婷(中学二级教师)
初中部 王昊扬
遛鸟的人是北京人里头起得最早的一拨儿。每天一清早,四五点钟,便被爷爷不由分说地拎出被窝。当公交首班车出动时,各大公园中就已经有很多人在遛鸟了。他们有的是步行而来,有的是骑自行车前往,他们的鸟大多是两笼,如若多至四笼八笼,就非骑三轮来不可了。我帮爷爷开三轮车锁的空儿,他老人家已经把鸟笼安排得妥帖——车把上,后座上,前后左右都是用蓝布罩上的鸟笼。
电动三轮十分平稳地驶在路面上,车上的爷爷自然是潇洒自得,神清气朗。对于跑在后面的我气喘吁吁的呼喊也全当是耳边风。
好不容易到了公园,爷爷的“鸟友”也来得差不多了。爷爷揭开鸟笼的蓝布罩子,把笼子挂在与鸟友的笼子相距不远的树上。听着这几位“老江湖”的高谈阔论,我也渐渐摸出来了点门道。鸟为什么要叫“遛”?不遛不叫。鸟要习惯于笼养,习惯于喧闹熙攘的环境,习惯与人相处时,才会尽情地鸣叫。这样的一段过程,行话叫做“压”。北京遛鸟人的鸟种类很多,区别起来,分大鸟和小鸟两大类。大鸟主要是百灵、画眉,小鸟主要是红子、黄鸟。一只鸟可以叫出好几个“玩意”,除了自己的,能学大山雀,苇咋子,麻雀打架,猫叫,洒水车声,甚至是——老太太骂街。这群鸟友越聊越起劲儿,聊到各家的鸟——有的音色宽亮,有的窄高;有的鸟聪明,一学就会;有的鸟笨,一辈子也只能老实巴交地叫那么几声。有的害羞,不轻易叫,有的鸟好胜,能不歇气地叫一个多小时。树上鸟笼中的鸟此起彼伏地赛着叫,叫得可爱机灵,叫得一片喜庆。公园外的路人行色匆匆,公园里的我们却慢条斯理惬意自在,好不快活。“熏风漫卷”,裹挟着鸟儿的叫声与我撞个满怀。
听着老爷子们谈天说地,鸟儿清亮的争鸣,清风吹拂,暗香徐来,带着尘世的烟火气息,澄澈美好。看着人间草木,品着人间趣味,陶然其中,悠哉悠哉,怡然自乐。
幸甚至哉,不知所言。只好长吟一句,“吾心自有乐,世俗岂能知?”
【于春红点评】
小作者以老北京的传统文化生活之一“遛鸟”为写作材料,表达了超然物外、怡然自乐的生活乐趣。本文选材新颖,语言颇具灵动之感,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独特感受。由此足见小作者独具匠心的构思和超群的写作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