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夏,◆佛教語。僧人於夏季三個月中安居不出,坐禪靜修,稱坐夏。其時正當雨季,亦稱“坐雨安居”。具體日期因地而異。○[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印度總述》:“[印度]僧徒,依佛聖教,坐雨安居,或前三月,或後三月。前三月當此從五月十六日至八月十五日,後三月當此從六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前代譯經律者,或云坐夏,或云坐臘。”○[唐][白居易]《行香歸》詩:“出作行香客,歸如坐夏僧。”○[唐][項斯]《坐夏僧》詩:“坐夏日偏長,知師在律堂。”
族夏,◆[周]代樂章名。為鐘鼓樂九夏之一。○《周禮‧春官‧鍾師》:“凡樂事,以鍾鼓奏九夏:王夏、肆夏、昭夏、納夏、章夏、齊夏、族夏、祴夏、驁夏。”○[鄭玄]注:“先擊鍾,次擊鼓,以奏九夏。夏,大也。樂之大歌有九。”
諸夏(诸夏),◆1.[周]代分封的中原各個諸侯國。泛指中原地區。○《左傳‧閔公元年》:“諸夏親暱,不可棄也。”○[漢][董仲舒]《春秋繁露‧觀德》:“滅國十五有餘,獨先諸夏,[魯][晉]俱諸夏也。”◆2.指[中國]。○[明][王鏊]《震澤長語‧音韻》:“[瞿曇]之書,能入諸夏,而[宣尼]之書,不能至[跋提河]者,以聲音之道障閡耳。”○[郭沫若]《歸去來‧由日本回來了》:“欣將殘骨埋諸夏,哭吐精誠賦此詩。”
朱夏,◆夏季。○《爾雅‧釋天》:“夏為朱明。”○[三國][魏][曹植]《槐賦》:“在季春以初茂,踐朱夏而乃繁。”○《舊五代史‧梁書‧末帝紀下》:“況青春告謝,朱夏已臨。”○[清][唐孫華]《夏日園居雜詠》之十二:“三年客裏逢朱夏,一月天邊盼素秋。”
中夏,◆I指華夏;[中國]。○《文選‧班固<東都賦>》:“目中夏而布德,瞰四裔而抗稜。”○[呂向]注:“中夏,[中國]。”○[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泗水》:“法流中夏,自[法顯]始也。”○[唐][白居易]《冊新回鶻可汗文》:“克保大義,永藩中夏。”○[孫犁]《秀露集‧戲的夢》:“雖然在這些年,樣板戲以獨霸中夏的勢焰充斥在文、音、美、劇各方面,直到目前,我還沒有正式看過一齣、一次。”◆2.指中原地區。[晉][陸機]《辨亡論》:“[魏]人據中夏,[漢]氏有[岷][益],[吳]制[荊][揚]而奄[交][廣]。”○[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賢媛》:“[李平陽],[秦州]子,中夏名士。”○[劉師培]《南北文學不同論》:“[河]、[濟]之間,古稱[中夏],故北音謂之[夏]聲,又謂之雅言。”◆3.夏季之中,指農曆五月。後亦指盛夏。《淮南子‧說林訓》:“中夏用箑快之,至冬而不知去。”○[唐][皮日休]《吳中苦雨》詩:“須權元化柄,用拯中夏酷。”○[宋][蘇軾]《答湖守滕達道》:“忽復中夏,永日杜門。”◆II指夏季的第二個月。○《周禮‧夏官‧大司馬》:“中夏,教茇舍,告振旅之陳。”
章夏,◆1.古樂曲名。○《周禮‧春官‧鍾師》:“凡樂事,以鍾鼓奏九夏:《王夏》、《肆夏》、《昭夏》、《納夏》、《章夏》、《齊夏》、《族夏》、《祴夏》、《驁夏》。”◆2.[堯]樂《大章》和[禹]樂《大夏》的並稱。○《文選‧潘岳<笙賦>》:“唱發《章》《夏》,導揚《韶》《武》。”○[李善]注:“《樂動聲儀》曰:[堯]樂曰《大章》……[禹]樂曰《大夏》。”
有夏,◆1.指中國。有,詞頭。○《書‧君奭》:“惟[文王]尚克修和我有夏。”○[孔]傳:“[文王]庶幾能修政化,以和我所有諸夏。”◆2.[夏]代。有,助詞。○《書‧召誥》:“我不可不監于[有夏],亦不可不監于[有殷]。”○《左傳‧襄公四年》:“昔[有夏]之方衰也,[后羿]自[鉏]遷于[窮石],因[夏]民以代[夏]政。”
游夏,◆[子游]([言偃])與[子夏]([卜商])的並稱。兩人均為[孔子]學生,長與文學。見《論語‧先進》。○[三國][魏][曹植]《與楊德祖書》:“昔[尼父]之文辭,與人通流。至於制《春秋》,[游][夏]之徒乃不能措一辭。”○[唐][張說]《贈吏部尚書蕭公神道碑》:“四科得[游][夏]之門,六藝取[鍾][王]之雋。”○[章炳麟]《國故論衡‧原儒》:“晚有古文家出,實事求是,徵於文不徵於獻,諸在口說,雖[游][夏]猶黜之。”
用夏變夷(用夏变夷),◆謂以諸夏文化影響中原地區以外的其他民族。夏,諸夏,古代中原地區[周]王朝所分封的各諸侯國,後泛指[中國]。夷,指中原地區以外的各族。○《孟子‧滕文公上》:“吾聞用夏變夷者,未聞變於夷者也。”○[宋][葉適]《賀龔參政》:“豈徒因陋就簡,襲制度於[漢][唐]之餘;必將用夏變夷,復版籍於祖宗之故。”○[太平天國][洪仁玕]《誅妖檄文》:“天父天兄大開天恩,親命我真聖主天王降凡御世,用夏變夷,斬邪留正,誓掃胡塵。”
陰夏(阴夏),◆向北背陽的宮殿。○《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隱陰夏以中處,霐寥窲以崢嶸。”○[李善]注:“陰夏,向北之殿也。”
夷夏,◆1.夷狄與華夏的並稱。古代常以指[中國]境內的各族人民。○《周書‧于翼傳》:“[翼]又推誠布信,事存寬簡,夷夏感悅,比之大小[馮君]焉。”○[唐][劉禹錫]《賀赦表》:“用含弘光大之澤,副夷夏會同之心。”○[明]徐渭《初入京瞻宮闕》詩:“域中夷夏極,天上帝王家。”◆2.指少數民族地區與內地。○[唐][王勃]《滕王閣序》:“臺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
一夏,◆1.一個夏季。○[漢][王充]《論衡‧順鼓》:“其遭若[堯]、[湯]之水旱,猶一冬一夏也。”○[宋][戴復古]《織婦嘆》詩:“一春一夏為蠶忙,織婦布衣仍布裳。”◆2.僧徒以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為靜修之期,謂之一夏。佛經中稱為安居。見《翻譯名義集‧眾善行法安居》。
陽夏(阳夏),◆指夏季。夏季陽氣旺盛,故稱。○《淮南子‧覽冥訓》:“和春陽夏,殺秋約冬。”
炎夏,◆酷熱的夏天。○[三國][魏][曹植]《離繳雁賦》:“遠玄冬於南裔,避炎夏於朔方。”○[北魏][酈道元]《水經注‧巨洋水》:“至若炎夏火流,閒居倦想,提琴命友,嬉娛永日。”○[唐][朱慶餘]《夏日訪貞上人院》詩:“炎夏尋靈境,高僧澹蕩中。”○[葉聖陶]《登賜兒山》:“冰洞裏泉水結成冰,上面蓋着灰沙,望進去好像鋪一塊平石板,據說炎夏也不融化。”
玄夏,◆謂大殿。○《晉書‧陸雲傳》:“抽靈匱於祕宮,披金縢於玄夏。”
休夏,◆1.謂夏日休閑。○[宋][蔡絛]《鐵圍山叢談》卷五:“當[釋氏]在[忉利]時,適休夏自西,遂繇天而下。”◆2.指暑假。○[魯迅]《書信集‧致李樺》:“在這休夏的兩個月以後,統觀作品,似乎與以前並無大异。”
小冠子夏,◆指[漢][杜欽]。○《漢書‧杜欽傳》:“[欽]字[子夏],少好經書,家富而目偏盲,故不好為吏。○[茂陵][杜鄴]與[欽]同姓字,俱以材能稱京師,故衣冠謂[欽]為‘盲杜子夏’以相別。○[欽]惡以疾見詆,乃為小冠,高廣財二寸,由是京師更謂[欽]為‘小冠杜子夏’,而[鄴]為‘大冠杜子夏’云。”後人引以稱目疾患者。○[宋][無名氏]《釋常談》:“患目者謂之‘小冠子夏’。”
消夏,◆謂避暑。○[清][吳偉業]《八風》詩序:“余消夏小園,風塕然而四至。”○[清][陳維崧]《解語花》詞:“羨高情,[楚]畹[湘潭],助幽人消夏。”○[朱自清]《外東消夏錄‧引子》:“這回我從[昆明]到[成都]來消夏。消夏本來是避暑的意思。”○[冰心]《去國‧最後的安息》:“這一年夏天,她父親的別墅剛剛蓋好,他們便搬到城外來消夏。”
夏坐,◆佛教语。僧徒每年在夏季三个月的雨期中不外出,坐禅静修,称夏坐。又称坐夏、安居、夏安居。○《杂宝藏经·波斯匿王遣人请佛由为王使生天缘》:“昔舍衛國波斯匿王、須達長者,久不見佛,心生渴仰。於夏坐後,遣使請佛。”○又《迦栴延为恶生王解八梦缘》:“爾時尊者,有外生女,先在城外,住婆羅門聚落。甚有好髮,以安居時至,心懷供養,剪己髮賣,得五百金錢,請迦栴延,夏坐供養。”
夏宗,◆諸侯夏天朝見天子。○《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賓禮親邦國。春見曰朝,夏見曰宗。”○《周禮‧秋官‧大行人》:“大行人掌大賓之禮,及大客之儀,以親諸侯。春朝諸侯而圖天下之事……夏宗以陳天下之謨。”○[鄭玄]注:“夏見諸侯則陳其謀之是非。”○[賈公彥]疏:“夏見諸侯陳其謀之是非者,夏物盛大,形體皆異,可分別,故陳天下諸侯謀之是非。”
夏子,◆指[禹]和[湯]。○《漢書‧徐樂傳》:“名何必[夏][子],俗何必[成][康]。”○[顏師古]注引[服虔]曰:“[夏],[禹]也;[子],[湯]也。○[湯],子姓。”
夏種(夏种),◆夏季種植農作物。○[漢][荀悅]《漢紀‧文帝紀上》:“春耕、夏種、秋收、冬藏,四時之間,無日休息。”如農諺:夏種一日早,十日趕不到;夏種前後差一分,每畝少收好多斤。
夏中,◆1.猶夏季。○[晉][王羲之]《謝仁祖帖》:“忽然夏中感懷,冷冷不適。足下復何似,耿耿。”○[唐][戴叔倫]《送裴判官回湖南》詩:“莫怕南風且盡歡,[湘]山多雨夏中寒。”○《宋書‧庾炳之傳》:“[劉雍]自謂得其力助,事之如父,夏中進甘蔗,若新發於州。”◆2.佛教語。謂夏安居間之九十日,即從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
夏至,◆二十四節氣之一。在公曆六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這天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南半球則相反。至,指陽氣至極,陰氣始至和日行北至。○《周禮‧春官‧馮相氏》“冬夏致日”[漢][鄭玄]注:“夏至,日在東井,景尺五寸。”○《逸周書‧時訓》:“夏至之日,鹿角解;又五日,蜩始鳴。”○[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夏至節日食粽。”參閱[黃奭]輯[南朝][梁][崔靈恩]《三禮義宗》(見《漢學堂經解》)。
夏徵(夏征),◆謂夏收後***徵收公糧。如:夏季作物因災歉收者,在夏徵時,可酌情減免。
夏政,◆I[夏]朝的政治、政事。○《左傳‧定公四年》:“命以《唐誥》,而封于[夏]虛,啟以[夏]政,疆以戎索。”○[杜預]注:“亦因[夏]風俗,開用其政。”○[南朝][梁][陸倕]《石闕銘》:“昔在[舜]格文祖,[禹]至神宗,[周]變[商]俗,[湯]黜[夏]政。”◆II夏季的時令、氣候。○《管子‧幼官》:“春行冬政,肅;行秋政,雷;行夏政,閹……秋行夏政,葉;行春政,華;行冬政,秏。”○《文子‧精誠》:“春政不失,禾黍滋;夏政不失,雨降時;秋政不失,民殷昌;冬政不失,國家甯康。”
夏正,◆夏曆正月的省稱。代指夏曆。○[夏]以正月為歲首,[商]以夏曆十二月、[周]以夏曆十一月為歲首。見《史記‧曆書》。○[秦]及[漢]初曾一度以夏曆十月為正月。自[漢武帝]改用夏正後,歷代沿用。○《書‧咸有一德》:“爰革夏正。”○[蔡沈]集傳:“改[夏]建寅之正而為建丑正也。”○《漢書‧谷永傳》:“[漢]家行夏正。”○[顏師古]注引[張宴]曰:“[夏]以建寅為正。”○[唐][劉知幾]《史通‧模擬》:“[春秋]諸國,皆用夏正。”○[清][顧炎武]《日知錄‧正月之吉》:“﹝《詩‧豳風‧七月》﹞一篇之中,凡言月者皆夏正,凡言日者皆周正。”
夏載(夏载),◆[夏禹]的乘具。指舟、車、輴、樏。○《文選‧顏延之<應詔觀北湖田收>詩》:“[周]御窮轍跡,[夏]載歷山川。”○[李善]注:“《尚書》[禹]曰:‘予乘四載,隨山刊木。’[孔安國]曰:‘所載者四,謂水乘舟,陸乘車,泥乘輴,山乘樏。’”
夏月,◆夏天。○《書‧君牙》“夏暑雨”[孔]傳:“夏月暑雨,天之常道。”○《漢書‧嚴助傳》:“夏月暑時,歐泄霍亂之病,相隨屬也;曾未施兵接刃,死傷者必眾矣。”○《晉書‧車胤傳》:“[胤]恭勤不倦,博學多通。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朱雀門外街巷》:“又西曰[清風樓]酒店,都人夏月多乘涼於此。”
夏雨雨人,◆喻及時給人以教益或幫助。○[漢][劉向]《說苑‧貴德》:“[管仲]上車曰:‘嗟茲乎,我窮必矣。吾不能以春風風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窮必矣。’”參見“春風風人”。
夏陽(夏阳),◆夏季的陽光。○《新唐書‧李中敏傳》:“雨不時降,夏陽驕愆,苗欲槁枯。”
夏羊,◆黑色羊。因[夏后氏]尚黑,故名。○[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獸一‧羊》:“生[江]南者為吳羊,頭身相等而毛短。生[秦][晉]者為夏羊,頭小身大而毛長;土人二歲而翦其毛,以為氈物,謂之綿羊。”
夏雪,◆1.夏季降雪。○[漢][荀悅]《<漢紀>序》:“凡災異大者,日蝕五十六,地震十六……冬雷五,夏雪三。”○《晉書‧五行志下》:“[京房]《易傳》曰:‘夏雪,戒臣為亂。’此其亂之應也。”◆2.夏季未消的雪。○[南朝][齊][孔稚珪]《游太平山》詩:“石險天貌分,林交日容缺。陰澗落春榮,寒巖留夏雪。”○[唐][元稹]《表夏》詩之九:“西山夏雪消,江勢東南瀉。風波高若天,[灩澦]低於馬。”
夏五,◆喻文字有殘缺。○[清][王士禛]《池北偶談‧談藝一‧公文介論樂府》:“中間豈無陶陰之誤,夏五之脫。”參見“夏五郭公”。◆补证条目■喻文字有残缺。○清陈维崧《解连环·送孙恺似孝廉南归和李武曾韵》词:“儻書成、釐正闕文,休删夏五。”
夏屋,◆1.大俎,大的食器。○《詩‧秦風‧權輿》:“於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無餘。”○[毛]傳:“夏,大也。”○[鄭玄]箋:“屋,具也。”一說指大屋。參閱[孔穎達]疏。2.大屋。○《楚辭‧大招》:“夏屋廣大,沙堂秀只。”○[王逸]注:“言乃為魂造作高殿峻屋,其中廣大。”○《禮記‧檀弓上》:“見若覆夏屋者矣。”○[鄭玄]注:“夏屋,今之門廡也,其形旁廣而卑。”○[南朝][梁][劉孝標]《辯命論》:“瑤臺夏屋,不能悅其神。”○[清][蒲松齡]《聊齋志异‧錦瑟》:“行次,遙見夏屋中有燈火,趨之。”
夏庭,◆1.[夏]之王庭。○[漢][班固]《幽通賦》:“震鱗漦于[夏]庭,匝三正而滅[姬]。”○[三國][魏][李康]《運命論》:“[幽王]之惑[褒]女也,妖始于[夏]庭。”◆2.引申指[夏]王朝。○[唐][駱賓王]《代李敬業檄》:“燕啄皇孫,知[漢]祚之將盡;龍漦帝后,識[夏]庭之遽衰。”
夏條(夏条),◆夏天樹木茂盛的枝條。○[晉][陸機]《從軍行》:“夏條集鮮藻,寒冰結衝波。”○[南朝][梁][蕭統]《答湘東王求文集詩苑書》:“夏條可結,睠於邑而屬詞;冬雪千里,睹紛霏而興詠。”○[唐][沈佺期]《夏日梁王席送張岐州》詩:“芃芃秋麥盛,苒苒夏條垂。”○[唐][韋應物]《夏花明》詩:“夏條綠已密,朱萼綴月鮮。”
夏天,◆夏季。○[唐][王建]《昭應官舍書事》詩:“臘月近湯泉不凍,夏天臨[渭]屋多涼。”○《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七回:“因為近來筆底下甚忙,加之夏天的扇子又多,夜以繼日的都應酬不下,實在騰不出工夫來。”○[賈祖璋]《螢火蟲》:“﹝螢火蟲﹞蛹淡黃色,夜間也能發光。到夏天就化作能飛行的成蟲。”
夏臺(夏台),◆1.[夏]代獄名。又名[均台]。在今[河南省][禹縣]南。○《史記‧夏本紀》:“[桀]不務德而武傷百姓,百姓弗堪。乃召[湯]而囚之[夏臺]。”○[司馬貞]索隱:“獄名,[夏]曰[均臺]。○[皇甫謐]云‘地在[陽翟]’是也。”○《淮南子‧本經訓》:“[湯]乃以革車三百乘,伐[桀]於[南巢],放之[夏臺]。”◆2.代指牢獄。○[唐][楊炯]《原州百泉縣令李君神道碑》:“無階封禪,空嘆息於[周南];絕望[夏臺],竟棲遲於[漢]北。”○[鄧拓]《贈邊區參議會諸老步皓青老人原韻》之三:“快當鐵騎[夏臺]日,喜得[趙]符[恒岳]阿。”
夏霜,◆夏季降霜。○《淮南子‧本經訓》:“春肅秋榮,冬雷夏霜,皆賊氣之所生。”○《北史‧元徽傳》:“[明帝]時,為[并州]刺史。先是,州界夏霜,安業者少,[徽]輒開倉振之,文武咸共諫止。”
夏數(夏数),◆指夏曆。○《左傳‧昭公十七年》:“火出,于[夏]為三月,于[商]為四月,于[周]為五月。○[夏]數得天。”○[杜預]注:“得天正。”○[孔穎達]疏:“斗柄所指,一歲十二月分為四時,[夏]以建寅為正,則斗柄指東為春,指南為夏,是為得天四時之正也,若[殷][周]之正則不得正。”○《逸周書‧周月》:“萬物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天地之正,四時之極,不易之道,[夏]數得天,百王所同。”○[清][夏炘]《學禮管釋‧釋<周禮>時月》:“而時從[夏]正,月從[周]正,或未剖析,是以表而出之如左,以為治《周禮》者一助,且以明[夏]數得天,[周]人並不廢之。”
夏熟,◆亦作“夏孰”。◆指植物的果實在夏季成熟。亦指夏季成熟的果實。○《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盧橘夏孰。”○[晉][潘岳]《橘賦》:“已鬱鬱而冬茂,亦離離而夏熟。”○[唐][歐陽詹]《徐十八晦落第》詩:“嘉穀不夏熟,大器當晚成。○[徐生]異凡鳥,安得非時鳴。”
夏書(夏书),◆指記載[夏]代史事的書。○《尚書》中《禹貢》、《甘誓》、《五子之歌》、《胤征》共四篇,舊亦稱《夏書》。近人多以《禹貢》為後人所作,《五子之歌》和《胤征》為偽《古文尚書》,《甘誓》可能本是《商書》的一部分。○《左傳‧僖公二十七年》:“《夏書》曰:‘賦納以言,明試以功,車服以庸。’”[楊伯峻]注:“三句在今《尚書‧益稷》。”○《國語‧周語上》:“《夏書》有之曰:‘眾非元后,何戴?后非眾,無與守邦。’”[韋昭]注:“《夏書》,逸《書》也。”
夏首,◆夏初。○[南朝][梁][王僧孺]《侍宴》詩:“麗景屬春餘,清陰澄夏首。”○[南朝][梁][何遜]《答高博士》詩:“北窗涼夏首,幽居多卉木。”○[唐][王維]《資聖寺送甘二》詩:“柳色藹春餘,槐陰清夏首。不覺御溝上,銜悲執杯酒。”○[唐][韋應物]《始夏南園思舊里》詩:“夏首雲物變,雨陰草木繁。”
夏收,◆I[夏]代祭祀時戴的一種帽子。○《儀禮‧士冠禮》:“[周]弁、[殷]冔、[夏]收。”○[鄭玄]注:“收,言所以斂髮也。”○《孔子家語‧冠頌》:“[孔子]曰:‘[周]弁、[殷]冔、[夏]收,一也。’”[王肅]注:“皆祭服也。”◆II夏季收割農作物。如:夏收大忙季節。2.夏季的收成。如:今年夏收,增產一成。
夏室,◆I[夏]朝世室之省稱。○[夏]稱宗廟為世室。○《北史‧宇文愷傳》:“三王之世,[夏]最為古,從質尚文,理應漸就寬大,何因[夏]室乃大[殷]堂?相形為論,理恐不爾。”◆II夏天的居室。○《楚辭‧招魂》:“冬有穾夏,夏室寒些。”○[南朝][齊][謝朓]《在郡臥病呈沈尚書》詩:“珍簟清夏室,輕扇動涼颸。”○[南朝][梁簡文帝]《七勵》:“冬閨溫煦,夏室含霜。”
夏時(夏时),◆I[夏]代的曆法。○《禮記‧禮運》:“[孔子]曰:‘我欲觀[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徵也,吾得[夏]時焉。’”[鄭玄]注:“得[夏]四時之書也。其書存者有《小正》。”○《論語‧衛靈公》“行[夏]之時”[宋][朱熹]集注:“夏時,謂以斗柄初昏建寅之月為歲首也。”◆II指夏天。○《周禮‧天官‧食醫》:“凡食齊視春時,羹齊視夏時。”○[明][王守仁]《傳習錄》卷上:“夏時自然思量父的熱,便自要去求箇凊的道理。”
夏聲(夏声),◆古代中原地區的民間音樂。○《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吳][公子札]來聘……為之歌《秦》曰:‘此之謂夏聲。夫能夏則大,大之至也,其[周]之舊乎?’”[杜預]注:“[秦]本在西戎[洴][隴]之西,[秦仲]始有車馬禮樂,去戎狄之音而有諸夏之聲,故謂之夏聲。”○[劉師培]《南北文學不同論》:“[河][濟]之間,古稱中夏;故北音謂之夏聲。”
夏社,◆[夏后氏]的社宮。○《史記‧封禪書》:“其後三世,[湯]伐[桀],欲遷[夏]社,不可,作《夏社》。”○《竹書紀年》卷上:“﹝[殷商]、[成湯]﹞十八年癸亥,王即位居[亳],始屋[夏]社。”
夏日,◆1.夏天。○《孟子‧告子上》:“冬日則飲湯,夏日則飲水。”○《史記‧李斯列傳》:“冬日鹿裘,夏日葛衣。”○《晉書‧吳猛傳》:“﹝[猛]﹞少有孝行,夏日常手不驅蚊,懼其去己而噬親也。”○[清][王士禛]《池北偶談‧談异七‧小獵犬》:“八座某公,未第時,夏日常晝臥。”◆2.夏晝。○[南朝][宋][謝靈運]《道路憶山中》詩:“不怨秋夕長,常苦夏日短。”○[唐][元稹]《遣興詩》之二:“莫厭夏日長,莫愁冬日短。”◆3.夏天的太陽。○[北周][庾信]《小園賦》:“非夏日而可畏,異秋天而可悲。”○[唐][王貞白]《雨後從陶郎中登庾樓》詩:“[庾樓]逢霽色,夏日欲西曛。”◆4.比喻態度嚴厲。語本《左傳‧文公七年》:“[趙盾],夏日之日也。”○[北周][庾信]《周柱國大將軍大都督同州刺史爾綿永神道碑》:“公繁不秋荼,嚴無夏日;民知約法,未肯以獄。”
夏凊,◆謂侍奉父母,夏天使之涼爽。○《禮記‧曲禮上》:“凡為人子之禮,冬溫而夏凊,昏定而晨省。”○[孫希旦]集解引[方愨]《禮解》:“冬則溫之,以禦其寒;夏則凊之,以辟其暑。”○[明][王守仁]《傳習錄》卷上:“講求夏凊也只是要盡此心之孝。”
夏氣(夏气),◆夏令的節氣,夏天的氣候。○《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夏三月,此調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于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漢][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之義》:“五行之隨,各如其序。五行之官,各致其能。是故木居東方而主春氣,火居南方而主夏氣,金居西方而主秋氣,水居北方而主冬氣。”○《禮記‧月令》“﹝孟夏之月﹞其音徵”[漢][鄭玄]注:“夏氣和,則徵聲調。”○[南朝][宋][范曄]《樂游應詔詩》:“蘭池清夏氣,脩帳含秋陰。”
夏令營(夏令营),◆夏季開設的供青少年或集體的成員短期休息、娛樂等的營地,多設在林中或海邊。
夏令,◆I相傳為[夏]代的月令之書。○《國語‧周語中》:“故《夏令》曰:‘九月除道。’”[韋昭]注:“《夏令》,[夏后氏]之令,[周]所因也。”○《孟子‧離婁下》“十二月輿梁成”[宋][朱熹]集注:“《夏令》曰:‘十月成梁’,蓋農功已畢,可用民力。”◆II夏天的節令、氣候。○《禮記‧月令》:“﹝孟春之月﹞孟春行夏令,則雨水不時,草木蚤落,國時有恐。”○[宋][梅堯臣]《問牛喘賦》:“若乃當春而燠,是為行夏令。”○[宋][陸游]《初夏》詩:“紛紛紅紫已成塵,布穀聲中夏令新。”◆2.泛指夏季。[明][張居正]《賀靈雨應祈表一》:“茲者,我皇上以夏令既深,雨澤未足,乃躬叩于雷壇,為民虔禱。”如:夏令營、夏令時。
夏練三伏,冬練三九,◆同“冬練三九,夏練三伏”。○陈屿《夜幕下的哈尔滨》:“六年时光,早起晚睡,夏练三伏,冬练三九。”○陈廷一《许世友外传》第五章:“从这一天起,许世友开始了他最不寻常的艰苦训练。夏练三伏,冬练三九。”
夏曆(夏历),◆我國古代曆法之一。相傳創始於[夏]代,因而得名。又稱陰曆、農曆、舊曆。實際是一種陰陽合曆。它以寅月為歲首,以月亮繞地球一周為一月,以十二或十三月為一年。月分大盡小盡,大盡每月三十天,小盡每月二十九天。其置閏法是:三年一閏,五年二閏,十九年七閏。○《後漢書‧律曆志中》:“[永元]十四年,待詔太史[霍融]上言:‘官漏刻率九日增減一刻,不與天相應。或時差至二刻半,不如[夏]曆密。’”○《宋書‧律曆志下》:“夏曆七曜西行,特違眾法,[劉向]以為後人所造,此可疑之據二也。”
夏禮(夏礼),◆[夏]代的禮法。○《論語‧八佾》:“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唐][陳子昂]《奉和皇帝上禮撫事述懷應制》詩:“卑官昭[夏]禮,尊老睦[堯]親。”
夏李,◆大李。○[南朝][梁][任昉]《述异記》卷下:“[杜陵]有金李,李大者謂之夏李,尤小者呼為鼠李。”
夏課(夏课),◆1.[唐]代舉子,落第後寄居京師過夏,課讀為文,謂之“夏課”。其間所作詩文亦稱“夏課”。○[唐][李肇]《唐國史補》卷下:“退而肄業,謂之過夏。執業以出,謂之夏課。”○[唐][韓偓]《夏課成感懷》詩:“淒涼身事夏課畢,濩落生涯秋風高。”○[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述進士下》:“執業以出,謂之夏課。”自注:“亦作秋卷也。”○[宋][王讜]《唐語林‧補遺三》:“[盧司空][鈞],為郎官守[衢州]。有進士贄謁,公開卷閱其文十餘篇,皆公所制也。語曰:‘君何許得此文?’對曰:‘某苦心夏課所為。’”◆2.泛指舉業。○[清]林則徐《廣東越華粵秀羊城三書院觀風告示》:“睹茲夏課之勤,見獵依然心喜。”參閱[唐][李淖]《秦中歲時記》、[宋][錢易]《南部新書》乙。
夏景,◆1.夏日;夏晝。○《梁書‧劉之遴傳》:“兼晚冬晷促,機事罕暇,夜分求衣,未遑搜括。須待夏景,試取推尋,若溫故可求,別酬所問也。”○[唐][元稹]《表夏》詩之六:“佳人不在此,恨望階前立。忽厭夏景長,今春行已及。”◆2.夏天的景色。○[唐][白居易]《奉和思黯相公<雨後林園四韻>見示》:“新晴夏景好,復此池邊地。”○[唐][張喬]《送友人東歸》詩:“挂席春風盡,開齋夏景深。”◆3.夏天的日光。○[唐][皮日休]《銷夏灣》詩:“我來此遊息,夏景方赫曦。一坐盤石上,肅肅寒生肌。”
夏節(夏节),◆夏季。○《禮記‧祭統》“未發秋政”[唐][孔穎達]疏:“言夏節雖盡,人君未發行秋政,則民不敢艾草也。”○[漢][班固]《白虎通‧日月》:“日所以有長短者何?陰陽更相用事也。故夏節晝長,冬節夜長。”
夏江城,◆[南唐][夏寶松]之別號。○[夏]曾隱居[廬山],作有《宿江城》詩,因號[夏江城]。○[宋][陸游]《南唐書‧劉洞傳》:“與[洞]同時,有[夏寶松]者,亦隱[廬山],相與為詩友。○[洞]有《夜坐》詩,[寶松]有《宿江城》詩,皆見稱一時,號[劉夜坐]、[夏江城]云。”
夏箭,◆指良箭。○[北周][庾信]《<三月三日華林園馬射賦>序》:“唐弓九合,冬幹春膠;夏箭三成,青莖赤羽。”○[唐]《奉和九月九日應制》:“帶星飛夏箭,映月上軒弧。”參見“夏服”。
夏甲,◆[夏]朝君主[孔甲]。○[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樂府》:“[夏甲]歎於[東陽],東音以發。”○[范文瀾]注引《呂氏春秋‧音初》:“[夏后氏][孔甲]田於[東陽][萯山]……乃作為《破斧之歌》。實始為東音。”
夏家,◆指[夏]朝。○《左傳‧襄公四年》:“武不可重,用不恢于[夏]家。”○[杜預]注:“[羿]以好武,雖有[夏]家而不能恢大之。”○[唐][韓愈]《奉和杜相公太清宮紀事陳誠上李相公十六韻》:“耒耜興[姬國],輴欙建[夏]家。”
夏雞(夏鸡),◆鳥名。鵯鵊的別稱。也叫催明鳥。○[宋][歐陽修]《鵯鵊詞》詩:“田家惟聽夏雞聲,夜夜壟頭耕曉月。”自注:“鵯鵊,[京西]村人謂之夏雞。”參閱[明][楊慎]《太史升庵全集》卷八一。
夏黃公(夏黄公),◆[商山]四皓之一。○[漢]初隱士。姓[崔]名[廣],字[少通]。○[齊]人。因隱居[夏里]修道,故號[夏黃公]。見《史記‧留侯世家》[司馬貞]索隱。○[宋][司馬光]《陪致政太師內翰燕集為三公壽》詩:“忠純[汲長孺],高潔[夏黃公]。”
夏候鳥(夏候鸟),◆指夏季在某地區繁殖,秋季到較暖的地區去過冬,第二年春天再飛回原地區的鳥。如家燕、杜鵑等。
夏后開(夏后开),◆見“夏啟”。
夏后,◆見“夏后氏”。
夏海,◆大海。○《呂氏春秋‧求人》:“北至[人正]之國,[夏海]之窮,[衡山]之上。”○[高誘]注:“夏海,大冥也。”○《晉書‧石勒載記上》:“今山川夷靜,星晨不孛,夏海重譯,天人係仰。”
夏官正,◆官名。○[唐][宋]以來均為司天官屬中管四時的官。參閱《新唐書‧百官志二》、《宋史‧職官志五》。
夏官,◆官名。○《周禮》載[周]時設置六官,以司馬為夏官,掌軍政和軍賦。○[唐][武則天]時,曾改兵部尚書為夏官,不久仍復舊名。參閱《文獻通考‧職官六》。後用為兵部的別稱。○《歧路燈》第一○五回:“﹝[嘉靖皇帝]﹞定目細看,並非武將,卻是文臣……引見雖是夏官,旨意應下吏部。”
夏宮(夏宫),◆即[夏台]。○《尸子》卷下:“[桀]為璇室、瑤臺、象廊、玉床、權天下,虐百姓。於是[湯]以革車三百乘伐於[南巢],收之[夏宮]。天下寧定,百姓和輯。”參見“夏臺”。
夏服,◆I良箭名。○《文選‧司馬相如〈子虛賦〉》:“左烏號之雕弓,右夏服之勁箭。”○[郭璞]注引[服虔]曰:“服,盛箭器也。○[夏后氏]之良弓,名繁弱;其矢亦良,即繁弱箭服,故曰夏服也。”一說指古之善射者[夏羿]的箭囊。見《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司馬貞]索隱。亦泛指箭或箭囊。○[唐][許敬宗]《奉和九月九日應制》詩:“鷲嶺飛夏服,娥魄亂雕弓。”○[唐][李益]《從軍有苦樂行》:“一矢弢夏服,我弓不再張。”◆II夏天的服裝。○《韓非子‧顯學》:“墨者之葬也,冬日冬服,夏日夏服,桐棺三寸,服喪三月,世以為儉。”○[唐][白居易]《秋霽》詩:“冬衣殊未製,夏服行將綻。”
夏二子,◆指蚊與蠅。○[明][黃瑜]《雙槐歲鈔‧夏二子》:“[宋][宣和]中進士[永福][吳元美],作《夏二子傳》,略云……[夏]告終於[鳴條],二子之族,無大小長少,皆望風殞滅,殆無遺類。天下之民,始得安食酣飲,而鼓舞于清世矣。○[夏]二子,謂蚊、蠅也。”
夏鼎,◆即[禹]鼎。相傳[夏禹]鑄九鼎以像九州。其上鏤山精水怪之形,使人以知神奸。參閱《左傳‧宣公三年》。○[晉][左思]《吳都賦》:“名載於《山經》,形鏤於[夏]鼎。”○[宋][歐陽修]《讀<山海經圖>詩》:“[夏]鼎象九州,《山經》有遺載。”
夏典,◆I[夏]代典籍。○《魏書‧張彝傳》:“竊惟皇王統天,必以窮幽為美;盡理作聖,亦假廣採成明。故詢於芻蕘,著之[周]什,輿人獻箴,流於[夏]典。”○《宋書‧律曆志下》:“[唐]篇[夏]典,莫不揆量,[周]正[漢]朔,咸加該驗。”◆II即夏官。○[唐][楊炯]《遂州長江縣先聖孔子廟堂碑》:“以之禮而國定,司空之官以成禮;以之義而國平,司寇之官以成義。掌山林於夏典,物得其生;聽獄訟於秋官,人忘其死。”詳“夏官”。
夏楚,◆1.古代學校兩種體罰越禮犯規者的用具。後亦泛指體罰學童的工具。○《禮記‧學記》:“夏、楚二物,收其威也。”○[鄭玄]注:“夏,槄也;楚,荊也。二者所以撲撻犯禮者。”○《明史‧職官志二》:“有不率者,扑以夏楚;不悛,徙謫之。其率教者,有升堂積分超格敘用之法。課業倣書,季呈翰林院考校,文冊歲終奏上。”○[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四》:“爾敢下,我且以夏楚撲爾。”◆2.泛指用棍棒等進行體罰。多用於對未成年者。○《續資治通鑒‧宋理宗紹定四年》:“后性莊嚴,頗達古今。○[金]主已立為太子,有過,尚切責之;及即位,始免夏楚。”○[清][蒲松齡]《聊齋志异‧張誠》:“午前不知何往,業夏楚之。”○[林紓]《薛則柯先生傳》:“若將歸,當請杖於若母,吾不忍夏楚若矣。”
夏蟲語冰(夏虫语冰),◆喻人囿於見聞,知識短淺。語本《莊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清][王韜]《六合將混為一》:“不審倚伏之機,不明順逆之故,是猶醯雞處甕,別有一天,夏蟲語冰,莫知其候也。”亦作“夏蟲疑冰”。○《文選‧孫綽<游天台山賦>》:“哂夏蟲之疑冰,整輕翮而思矯。”○[李善]注:“言淺近小智,同乎夏蟲,今既哂之,故整翮思矯也。”○[張銑]注:“夏蟲不知冬有寒冰,亦猶小智不識高道,故笑之。”亦省作“夏蟲疑”。○[宋][梅堯臣]《中伏日永叔遺冰》詩:“巨塊置我前,凝結造化移。畏冷不敢食,有類夏蟲疑。”
夏蟲疑冰(夏虫疑冰),◆見“夏蟲語冰”。
夏蟲疑(夏虫疑),◆見“夏蟲語冰”。
夏蟲(夏虫),◆1.夏天的蟲。○[唐][元稹]《表夏》詩之七:“雲鴻方警夜,籠雞正鳴曉……草厭夏蟲多,蜩螗定相擾。”○[章炳麟]《菌說》:“麋鹿食薦,夏蟲茹腐,非甘之也。彼生乎其地,長乎其時,則自以為適矣。”◆2.比喻識見短淺的人。用《莊子‧秋水》典。○[晉][葛洪]《抱樸子‧勤求》:“幼弱則未有所知,衰邁則歡樂並廢……況於全百年者,萬未有一乎?諦而念之,亦無以笑彼夏蟲朝菌也。”○[清][李慈銘]《越縵堂讀書記‧隋書》:“[宋]以後人不知古義,以緯書為怪誕,妄詆[鄭君],亦夏蟲之見矣。”參見“夏蟲語冰”。
夏成,◆猶夏熟。○[晉][左思]《蜀都賦》:“百果甲宅,異色同榮,朱櫻春熟,素柰夏成。”○[南朝][梁][何遜]《七召》:“河柳垂葉,山稻發英,翫奇花之春滿,摘甘實於夏成。”
夏采,◆《周禮》官名。主管大喪事務。○《周禮‧天官‧序官》:“夏采下士四人。”○[鄭玄]注:“夏采,夏翟羽色。○《禹貢》[徐州]貢夏翟之羽,[有虞氏]以為緌。後世或無,故染鳥羽,象而用之,謂之夏采。”○[孫詒讓]正義:“夏,即謂染五色,象夏翟之羽采,即畫繢所謂五采備也。”○《周禮‧天官‧夏采》:“夏采掌大喪,以冕服復于大祖,以乘車建綏復于四郊。”○[鄭玄]注:“[鄭司農]云:‘復,謂始死招魂復魄。’……夏采,天子之官。故以冕服復于大祖,以乘車建綏復于四郊,天子之禮也。”
夏布,◆用苧麻纖維織成的布,宜於製夏裝,故名。為我國特產,多產於[江西]、[湖南]、[廣東]、[四川]等地。○《元史‧英宗紀一》:“給[通][漷]二州[蒙古]戶夏布。”○[茹志鵑]《高高的白楊樹》:“床上挂着一個夏布小帳子。”
夏半,◆夏季過半,指夏曆五月半後。○[唐][韓愈]《送劉師服》詩:“夏半陰氣始,淅然雲景秋。”
夏安居,◆佛教語。謂僧徒在夏天,從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禁止外出,而專心坐禪修學。又稱坐夏。○[唐][慧琳]《一切經音義》卷五九:“[土火羅]諸國,以十二月安桎北方,言夏安居從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各就其事制名也。”◆补证条目■佛教语。谓僧徒在夏天,从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禁止外出,而专心坐禅修学。又称坐夏。○《杂宝藏经·迦栴延为恶生王解八梦缘》:“尊者迦栴延,夏安居訖,還至城中。”
西夏,◆1.相傳為我國古代西方的小國名。○《穆天子傳》卷四:“自[陽紆]西至于[西夏氏],二千又五百里。自[西夏]至于[珠余氏]及[河首],千有五百里。”○《逸周書‧史記》:“昔者[西夏]性仁非兵,城郭不脩,武士無位,惠而好賞;財屈而無以賞,[唐氏]伐之,城郭不守,武士不用,[西夏]以亡。”◆2.我國古代少數民族黨項族[拓跋氏]於公元1038年建立[大夏]王國,[宋]人名之為[西夏]。共傳十主。最盛時,據有今[寧夏]、[陝西]北部、[甘肅]西北部、[青海]東北部和[內蒙古]西部一帶。公元1227年為[元]所滅。◆3.[晉]時指[河西]及[荊][襄]一帶。○《南史‧宋紀上‧武帝》:“[晉安帝]加九錫策:‘[劉毅]叛換,負釁[西夏]。’”○《資治通鑒‧晉懷帝永嘉二年》:“[晉]室多故,明公撫寧[西夏],[張鎮]兄弟敢肆凶逆,當鳴鼓誅之。”
舞夏,◆即舞羽。○《穀梁傳‧隱公五年》:“舞夏,天子八佾,諸公六佾,諸侯四佾。”○[范宁]注:“夏,大也。大謂大雉。大雉,翟雉。”○[王引之]《經義述聞‧春秋穀梁傳》:“舞羽謂之舞夏,則所執羽備五色可知。”參見“舞羽”。
五夏,◆古代郊廟樂曲《昭夏》《皇夏》《誠夏》《需夏》《肆夏》的合稱。○《資治通鑒‧隋文帝開皇九年》:“帝令廷奏之,嘆曰:‘此華夏正聲也。’乃調五音為五夏、二舞、登歌、房內十四調,賓祭用之。”○[胡三省]注:“五夏,《昭夏》、《皇夏》、《誠夏》、《需夏》、《肆夏》。”
五冬六夏,◆猶言不論寒暑。不管什麼時候。○[楊朔]《三千里江山》第一段:“中間隔着條[鴨綠江],水又深又綠,流子又急,五冬六夏,水面激起一片波紋,碧粼粼的。”○[魏巍]《山雨》:“不論白天黑價,五冬六夏,她穿着件小破花褂子,在哪兒放哨。”
無間冬夏(无间冬夏),◆見“無冬無夏”。
無冬無夏(无冬无夏),◆謂不分寒暑。○《詩‧陳風‧宛丘》:“無冬無夏,值其鷺羽。”○[朱熹]集傳:“言無時不出遊,而鼓舞於是也。”○[漢][揚雄]《太玄‧玄掜》:“無冬無夏,祭之無度。”○[明][陳藎]《修慝餘編》:“一旦家貧身老,捫虱杜門,日不舉火,無冬無夏,所少者不習一藝耳。”亦作“無間冬夏”。○[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六》:“無間冬夏,讀書恒至夜半。”
無冬歷夏(无冬历夏),◆謂一年到頭。○《中國民間故事選‧天池水》:“這水呀,無冬歷夏,總是一個勁兒地淌。”
王夏,◆[周]樂名。九夏之一,王出入時所奏。○《周禮‧春官‧鍾師》:“凡樂事以鍾鼓奏九夏:《王夏》、《肆夏》、《昭夏》、《納夏》、《章夏》、《齊夏》、《族夏》、《祴夏》、《驁夏》。”○[鄭玄]注引[杜子春]曰:“王出入奏《王夏》。”○[漢][張衡]《東京賦》:“禮事展,樂物具;《王夏》闋,《騶虞》奏。”○[唐][杜甫]《朝享太廟賦》:“於以奏《永安》,於以奏《王夏》。”
晚夏,◆夏末。指農曆六月。○[唐][駱賓王]《晚泊江鎮》詩:“荷香銷晚夏,菊氣入新秋。”○[唐][杜審言]《和韋承慶過義陽公主山池》之一:“雨餘清晚夏,共坐北巖幽。”
隨車夏雨(随车夏雨),◆見“隨車致雨”。
送夏,◆1.謂送別夏天。○[晉][潘尼]《七月七日侍皇太子宴玄圃園詩》:“[朱明]送夏,[少昊]迎秋。”○[南朝][宋][謝靈運]《山居賦》:“送夏蚤秀,迎秋晚成。”◆2.舊俗嫁女之後,逢夏季贈送夏令用物給女與婿,謂之“送夏”。○[孫錦標]《通俗常言疏證‧婦女》:“《金陵雜誌》:‘送夏……女兒出閣後,一逢夏日,即送婿與女羅紗之衣。’”◆3.指農家於夏忙結束後走訪親友。○[賈平凹]《浮躁》六:“麥子全部收清後……點種了包穀,開始了一年一度蒸了新麥麵的饃饃走親訪友的送夏了。”
叔夏,◆[周]代“八士”之一。相傳為掌管山澤的官員。○《論語‧微子》:“[周]有八士:[伯達]、[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隨]、[季騧]。”○《國語‧晉語四》“詢于‘八虞’”[韋昭]注引[賈逵][唐固]曰:“八虞,[周]八士,皆在虞官,[伯達]、[伯括]、[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隨]、[季騧]。”
首夏,◆始夏,初夏。指農曆四月。○[三國][魏][曹丕]《槐賦》:“伊暮春之既替,即首夏之初期。”○[南朝][宋][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詩:“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唐][魏徵]《暮秋言懷》詩:“首夏別京輔,杪秋滯三河。”○[吳沛霖]《春盡日寄林三金陵》詩:“倘許一緘重報我,但言首夏莫言春。”
時夏(时夏),◆夏季。○[唐][韋應物]《曇智禪師院》詩:“時夏方新雨,果藥發餘榮。”
盛夏,◆夏季最炎熱的時候。○《吳子‧料敵》:“盛夏炎熱,晏興無閒,行驅飢渴,務於取遠。”○《漢書‧陳湯傳》:“[春秋][夾谷]之會,[優施]笑君,[孔子]誅之,方盛夏,首足異門而出。”○[唐][韓愈]《寄三學士》詩:“窮冬或搖扇,盛夏或重裘。”○《文匯月刊》1980年第4期:“那是一九八○年的盛夏。赤日炎炎,暑氣蒸人。”
三夏,◆1.舊稱陰曆四月為孟夏,五月為仲夏,六月為季夏,合稱三夏。亦指夏季的第三個月。○《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一‧子夜四時歌‧夏歌十八》:“情知三夏熱,今日偏獨甚。”○[清][李顒]《夏日》詩:“炎光爍南溟,溽暑融三夏。”◆2.三個夏季,即三年。○[宋][晁貫之]《墨經‧新故》:“凡新墨不過三夏,殆不堪用。”◆3.古代樂曲《肆夏》、《韶夏》、《納夏》的總稱。○《左傳‧襄公四年》:“三《夏》,天子所以享元侯也,使臣弗敢與聞。”◆4.農業勞動中夏收、夏種、夏管的總稱。如:師生下農村,支援三夏。
三冬二夏,◆猶言三兩年。○《後漢書‧段熲傳》:“今若以騎五千,步萬人,車三千兩,三冬二夏,足以破定。”
取夏衣,◆指古代已嫁女子於五月間回娘家看望父母。○[明][謝肇淛]《五雜俎‧事部二》:“五月歸寧,謂之取夏衣。按[周]禮,后妃歸寧亦用絺綌,則夏之歸寧,其來久矣。”
清夏,◆清和的初夏。○[南朝][齊][謝朓]《奉和隨王殿下》之四:“時惟清夏始,雲景曖含芳。”○[唐][皮日休]《魯望以竹夾膝見寄因次韻酬謝》:“拂潤恐飛清夏雨,叩虛疑貯碧湘風。”
齊夏(齐夏),◆古樂章名。九夏之一。○《周禮‧春官‧鍾師》:“凡樂事,以鍾鼓奏九夏:《王夏》……《齊夏》。”○[鄭玄]注:“夫人祭,奏《齊夏》。”參見“九夏”。
破夏,◆1.佛教語。僧人在夏季三月須安居靜修,謂坐夏;坐夏期內出外謂“破夏”。○[唐][善生]《送玉禪師》詩:“入郭隨緣住,思山破夏歸。”○《景德傳燈錄‧義玄禪師》:“師因半夏上[黃蘗山]……住數日乃辭去。○[黃蘗]曰:‘汝破夏來,不終夏去?’”參見“坐夏”。2.入夏。○[蘇曼殊]《非夢記》:“破夏,[遣凡]約生赴[鼎湖],居[報恩寺]四十餘日,病仍弗瘳。”
納夏(纳夏),◆古樂章名。九夏之一。○《周禮‧春官‧鍾師》:“鍾師掌金奏,凡樂事,以鍾鼓奏九夏:《王夏》,《肆夏》,《昭夏》,《納夏》、《章夏》,《齊夏》,《族夏》,《祴夏》,《驁夏》。”○[鄭玄]注:“四方賓來,奏《納夏》。”
梅夏,◆指初夏。因梅熟於夏初,故稱。○[唐玄宗]《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詩序:“喜麥秋之有登,玩梅夏之無事。”○[宋][蘇軾]《元祐三年端午貼子詞皇太妃閣》詩之二:“雨細方梅夏,風高已麥秋。”
烈夏,◆猶炎夏。○[瞿秋白]《赤都心史》四十:“寒凜的北國,死寂的嚴冬,忽然想象烈夏的風光,何等快事!”
兩夏(两夏),◆見“兩廈”。
立夏,◆二十四節氣之一。在陽曆五月五、六或七日。○《逸周書‧時訓》:“立夏之日,螻蟈鳴;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禮記‧月令》:“﹝孟夏之月﹞立夏之日,天子親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以迎夏於南郊。還反,行賞,封諸侯,慶賜遂行,無不欣說。”
雷夏,◆古澤名。即[雷澤]。其地當今[山東][菏澤]東北面[黃河]南岸。○《書‧禹貢》:“九河既道,[雷夏]既澤,[澭][沮]會同。”○《藝文類聚》卷六引[漢][揚雄]《袞州箴》:“九河既導,[雷夏]攸處。”
九夏,◆1.古樂名。○[清][夏炘]《學禮管釋‧釋九夏樂章》:“九夏皆門庭之樂也。○《周禮‧大司樂》:‘王出入則令奏《王夏》;尸出入則令奏《肆夏》;牲出入則令奏《昭夏》。’出入,謂出門入門也。”○《樂府詩集‧郊廟歌辭六‧唐祀九宮貴神樂章》:“金奏九夏,圭陳八薌。”◆2.夏季,夏天。○[晉][陶潛]《榮木》詩序:“日月推遷,已復九夏。”○[唐][太宗]《賦得夏首啟節》:“北闕三春晚,南榮九夏初。”○[清][李漁]《閑情偶寄‧頤養‧行樂》:“九夏則神耗氣索,力難支體。”◆3.九州華夏。○[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六回:“前因民軍起事,各省響應,九夏沸騰。”
京夏,◆猶華夏,謂全國。○[漢][蔡邕]《太尉楊公碑》:“其時所免州牧郡守五十餘人,饕戾是黜,英才是烈,善否有章,京夏清肅。”
解夏草,◆解夏之日,諸僧取生茆擬作[釋迦]成道時之吉祥草,坐於其上而行解夏之法,然後以之分贈施主,以示分福之意。○《釋氏要覽‧入眾》:“今[浙江]僧解夏日,以綵束茆以遺檀越,謂之解夏草。”參見“解夏”。
解夏,◆佛教語。謂僧尼一夏九旬安居期滿而散去。○[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夏乃眾僧長養之節,在外行則恐傷草木蟲類,故九十日安居。至七月十五日,應禪寺掛搭,僧尼盡皆散去,謂之解夏。”○[唐][韓鄂]《歲華紀麗‧中元》:“眾僧解夏。”○[明][謝肇淛]《五雜俎‧天部二》:“四月十五日,天下僧尼就禪剎搭掛,謂之‘結夏’,又謂之‘結制’,蓋方長養之辰,出外恐傷草木蟲蟻,故九十日安居。○《釋苑宗規》云:‘[祝融]在候,[炎帝]司方當法王禁足之辰。’是釋子護生之日,至七月十五日,始盡散去,謂之‘解夏’,又謂之‘解制’。”○[清][褚人穫]《堅瓠續集‧僧尼結夏》:“至七月十五日,應禪寺掛褡,僧尼皆散去,謂之解夏、解制。”
結夏(结夏),◆佛教僧尼自農曆四月十五日起靜居寺院九十日,不出門行動,謂之“結夏”。又稱結制。○[唐][曹松]《送僧入蜀過夏》詩:“師言結夏入[巴]峰,雲水迴頭幾萬重。”○[宋][范成大]《偃月泉》詩:“我欲今年來結夏,莫扃岫幌掩雲關。”○[清][錢謙益]《天童密雲禪師悟公塔銘》:“結夏後,應[天台通玄寺]之請,幡然南歸。”◆补证条目■佛教僧尼自农历四月十五日起静居寺院九十日,不出门行动,谓之“結夏”。又称结制。○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四月十五日僧尼就禪刹掛搭謂之結夏,又謂之結制。”
華夏(华夏),◆原指我國中原地區,後複包舉我國全部領土而言,遂又為我國的古稱。○《書‧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三國志‧蜀志‧關羽傳》:“[羽]威震華夏,[曹公]議徙[許都]以避其銳。”○[明][葉盛]《水東日記‧喜信和勇》:“佛本夷人,固宜神。則有當事者而弔祭之禮不知,則是其自異於華夏矣。”○[郁達夫]《滿江紅‧閩于山戚繼光祠題壁》詞:“三百年來,我華夏威風欠歇。”
害夏,◆苦夏。人體對夏季氣候不適應,表現為精神倦怠,食欲不振,以至於身體消瘦。○《古今小說‧新橋市韓五賣春情》:“且說[吳山]原有害夏的病,每過炎天時節,身體便覺疲倦,形容清減。”
過夏(过夏),◆1.度過夏天;避暑。○[唐][杜牧]《大夢上人自廬峰回》詩:“開門滿院空秋色,新向[廬峰]過夏歸。”◆2.[唐]時舉子下第後在京重新攻讀以待再試。○[唐][李肇]《唐國史補》卷下:“﹝進士﹞籍而入選,謂之春闈。不捷而醉飽,謂之打毷氉。匿名造謗,謂之無名子。退而肄業,謂之過夏。”○[宋][錢易]《南部新書》乙:“[長安]舉子,自六月以後,落第者不出京,謂之過夏。多借靜坊廟院及閑宅居住,作新文章,謂之夏課。”○[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一》:“[裘編修][超然]言:[豐宜門]內[玉皇廟街],有破屋數間……適[江西]一孝廉與數友過夏,取其地幽僻,僦舍於旁。”
公夏,◆複姓。○[孔子]弟子有[公夏首]。見《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方夏,◆指中國,華夏。與“四夷”相對。○《書‧武成》:“誕膺天命,以撫方夏。”○《後漢書‧董卓傳贊》:“方夏崩沸,皇京煙埃。”○[李賢]注:“方,四方;夏,華夏也。”○[宋][秦觀]《代賀皇太妃受冊表》:“舉令典於宮闈,溢歡聲於方夏。”○[章炳麟]《訄書‧序種姓上》:“方夏之族,自[科派利]考見石刻,訂其出於[加爾特亞]。”
東夏(东夏),◆1.古代泛指[中國]東部。○《書‧微子之命》:“上帝時歆,下民祗協,庸建爾于上公,尹茲東夏。”○[孔]傳:“正此東方華夏之國。○[宋]在京師東。”○《後漢書‧吳祐傳》:“[祐]每行園,常聞諷誦之音,奇而厚之,亦與為友,卒成儒宗,知名東夏。”○《周書‧武帝紀下》:“東夏既平,王道初被,[齊]氏弊政,餘風未殄。”○[清][侯方域]《贈倪滎陽序》:“友人[王君][侯服]者,東夏豪杰之士也。”◆2.[金][元]之際的國名。○[金宣宗]時,[蒲鮮萬奴]據[遼東]自立,國號[大真],歷史上亦稱[東真]。後降[元];復叛,稱[東夏]。○[元太宗]時滅於[元]。參閱《元史‧太祖紀》及《太宗紀》。
冬溫夏凊(冬温夏凊),◆1.亦訛作“冬溫夏清”。冬溫被使暖,夏扇席使涼。謂事親無微不至。語出《禮記‧曲禮上》:“凡為人子之禮,冬溫而夏凊;昏定而晨省。”○[北魏]《張猛龍碑》:“冬溫夏清,曉夕承奉。”○[明][陳汝元]《金蓮記‧捷報》:“膝下紅顏,須代冬溫夏凊;眼前白髮,況兼影隻形孤,怎捨庭幃,願供菽水。”◆2.冬暖夏涼。○[陳毅]《蝶戀花‧訪問亞洲三國》詞之一:“宮闕常年觀白浪,冬溫夏凊真佳況。”
冬溫夏清(冬温夏清),◆見“冬溫夏凊”。
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指不管严寒酷暑,坚持刻苦锻炼。三九,一年中最冷的时期。三伏,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梁斌《烽烟图》:“这是练来的!我爸爸曾对我说过,叫我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新凤霞《童年纪事》:“学戏练功吃苦可真不少,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又《艺海博览》:“青年演员要做到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练出来没有用不上的。”
冬蟲夏草(冬虫夏草),◆又稱夏草冬蟲。省稱冬草蟲、蟲草。真菌的一種。冬季寄生在鱗翅目昆蟲的幼體中,夏季從死蟲體的一端長出菌體,形成像草一樣的植物,故稱“冬蟲夏草”中醫入藥,有滋補作用。○《儒林外史》第二三回:“奉過酒,頭一碗上的冬蟲夏草,[萬雪齋]請諸位吃着,說道:‘像這樣東西,也是外方來的。’”
大夏,◆1.[周]代“六舞”之一。相傳本為[夏禹]時代的樂舞。◆2.指夏季。○《管子‧輕重乙》:“夫歲有四秋……大夏且至,絲纊之所作,此之謂夏之秋。”○《漢書‧董仲舒傳》:“陽常居大夏,而以生育養長為事;陰常居大冬,而積於空虛不用之處。”◆3.古國名。音譯[巴克特里亞](Bactria),也叫[希臘‧巴克特里亞王國]。我國[漢]代稱之為[大夏]。○《史記‧大宛列傳》:“[大夏]在[大宛]西南二千餘里[媯水]南。”○《魏書》稱作[吐呼羅],《隋書》、《北史》、《大唐西域記》、《舊唐書》皆作[吐火羅]。為[大月氏]所滅。在今[阿富汗]北部一帶。◆4.古城門名。在[洛陽],[魏明帝]所造。○《文選‧潘岳<河陽縣作>詩》:“[大夏]緬無覿,崇[芒]鬱嵯峨。”○[李善]注:“[陸機]《洛陽記》曰:[大夏門],[魏明帝]所造,有三層,高百尺……[郭緣生]《述征記》曰:[北芒],去[大夏門]不盈一里。”◆5.國號。○[東晉]十六國之一。○[匈奴]族[赫連勃勃]所建,也稱[夏],為[吐谷渾]所滅。◆6.國號。○[隋]末農民起義軍領袖[竇建德]稱王後,國號稱[大夏]。◆7.國號。○[宋]時[党項]族[李元昊]國號亦稱[大夏],史稱[西夏],為[蒙古][成吉思汗]所滅。◆8.大廈。○[漢][張衡]《西京賦》:“正殿路寢,用朝群辟,大夏耽耽,九戶開闢。”○《文選‧應璩<與從弟君苗君胄書>》:“接武茅茨,涼過大夏。”○[李善]注:“《淮南子》曰:‘大夏增加,擬於[崑崙]。’”[高誘]注:“大夏,大屋也。”
大冠子夏,◆指[漢]代[杜鄴]。○《漢書‧杜欽傳》:“[欽]字[子夏],少好經書,家富而目偏盲,故不好為吏。○[茂陵][杜鄴]與[欽]同姓字,俱以材能稱京師,故衣冠謂[欽]為‘盲[杜子夏]’以相別。○[欽]惡以疾見詆,乃為小冠,高廣財二寸,由是京師更謂[欽]為‘小冠[杜子夏]’,而[鄴]為‘大冠[杜子夏]’云。”
楚夏,◆南[楚]和諸[夏]。○[漢][荀悅]《申鑒‧時事》:“文有磨滅,言有[楚][夏],出有先後……執不俱是,比而論之,必有可參者焉。”○[南朝][梁][任昉]《<王文憲集>序》:“公不謀聲訓,而[楚][夏]移情,故能使解劍拜仇,歸田息訟。”○[明][楊慎]《<上林賦>連綿字》:“字有古今,音有[楚][夏]。”
赤夏,◆炎夏,盛夏。○[清][蒲松齡]《淫雨之後繼以大旱七夕得家書作》詩:“赤夏三旬無滴雨,禾穗半秕豆莖枯。”○[胡樸安]《中華全國風俗志下‧吉林‧吉林奇俗談》:“[吉]人喜烘火,當炎炎赤夏之時,沙礫反射熱頗強,揮扇納涼之不暇,然臥土坑者,仍升火不輟。”
長夏(长夏),◆1.指陰曆六月。○《素問‧六節藏象論》:“春勝長夏。”○[王冰]注:“所謂長夏者,六月也。”◆2.指夏日。因其白晝較長,故稱。○[唐][沈佺期]《有所思》詩:“坐看長夏晚,秋月照羅幃。”○[金][蔡珪]《寄通州王倅》詩:“長夏少人事,官閑簾戶深。”○[清][劉大櫆]《游百門泉記》:“亭外廊四,周廊之內,老柏十數株蔽日,長夏坐其內不知有暑也。”
邊夏(边夏),◆邊地少數民族與中原華夏族的並稱。○[唐][張秀明]《對旄人奏散判》:“邊夏不雜,聲未動於禁靺;風霜有典,罪已彰於惠文。”
半夏,◆1.藥草名。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有長柄,初夏開黃綠色花。地下有白色小塊莖,可入藥,生用有毒,內服須限用。○《禮記‧月令》:“﹝仲夏之月﹞鹿角解,蟬始鳴,半夏生,木菫榮。”○[鄭玄]注:“半夏,藥草。”○《急就篇》卷四:“半夏皁莢艾橐吾。”○[顏師古]注:“半夏,五月苗始生,居夏之半,故為名也。”○[唐][王建]《寄劉蕡問疾》詩:“賒來半夏熏煎盡,投着山中舊主人。”○[宋][孔平仲]《常父寄半夏》詩:“[齊州]多半夏,採自[鵲山]陽。”◆2.稻品種名。詳“半夏稻”。◆3.仲夏。○[魯迅]《且介亭雜文末編》有《半夏小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