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生活 / 正文

盐是怎么来的(吃的盐是怎么来的)

时间:2022-04-07 02:55:23 浏览:11次 作者:用户投稿 【我要投诉/侵权/举报 删除信息】

盐是一种化合物,一般是由金属离子和非金属离子组成,最常见的是氯化钠,硝酸钙,硫酸亚铁等。

盐是怎么来的

想要探究地球上的盐究竟是怎么产生的,我们首先要知道组成盐的元素都是怎么形成的。

元素是怎么形成的?

根据目前主流的假说,宇宙起源于一场大爆炸.宇宙大爆炸的初期,温度非常高,然而当时却没有任何元素产生,只有能量、中微子以及夸克。

盐是怎么来的

随着宇宙的温度逐渐降低,光子开始在宇宙中对撞,我们知道,一般的粒子都有自己的反粒子,比如:电子的反粒子是正电子,而光子的反粒子却也是光子,一对正负电子在极其高温下在对撞后湮灭会成能量,没有留下任何物质。

但每10亿对光子对撞,会产生实物粒子,比如:一对正负电子等。

盐是怎么来的

就这样,随着宇宙温度逐渐降低,原子核在宇宙中也得以形成,而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一直到了宇宙大爆炸之后的38万年,此时宇宙的温度已经降到了3000度左右,原子结构在此时形成。

最简单的原子是氢和氦,这两个元素的核外电子只有1,2个,很容易形成,所以氢和氦是宇宙中占比最多的元素。其他的元素并不是说没有形成,只是不够稳定,又分裂了。

盐是怎么来的

由于氢和氦元素逐渐增多,所以宇宙中会形成星云物质,其中一些星云物质在引力坍缩下逐渐形成天体。如果天体的质量足够大,在引力的作用下,天体就会发生核聚变,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恒星。

盐是怎么来的

在恒星内部,由于核聚变反应,会导致原子核所对应的原子序数增加,因此会形成元素周期表里氢和氦之后的元素,比如:碳和氧。

如果该恒星质量够大,能够达到8倍太阳质量,那么该恒星的核聚变反应可以一直持续到铁原子核。

盐是怎么来的

由于铁原子核发生核聚变反应需要的能量更大,而铁原子核核聚变反应产生的能量较少,就会导致该反应是个吸能的反应,所以一般恒星的核聚变反应只会到铁原子核,不会继续下去。

铁原子核之后的元素,一般是在超新星爆炸、中子星合并时形成,因为此时会释放出大量能量,能导致铁原子核继续发生核聚变。

盐是怎么来的

地球上所有的元素都是这么形成的,由于地球上有很多铁之后的元素,所以目前的理论认为,在太阳之前,可能曾经存在过两代恒星,而太阳是第三代恒星。

盐是怎么来的

地球上盐的成分由于位于铁之前,所以形成盐的元素主要是从恒星核聚变中产生,由于恒星核聚变产生的元素含量,相对于超新星爆炸、中子星合并产生的元素含量更丰富,所以组成盐的元素也较为常见,而铁元素之后的金、银等元素比较罕见,物以稀为贵,所以金和银比较贵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地球上的盐

元素又分为活跃元素和不活跃元素,比如:铁是一种活跃元素,经常能和其他元素发生反应。而金是不活跃元素,在自然界中通常以单质存在。

盐是怎么来的

钠和氯元素都是较为活泼的元素,在自然界中通常以氯化钠的形式存在,而氯化钠就是食用盐的主要成分。

氯化钠在干燥的情况下是白色固体,易溶于水,在地球刚刚形成之时,这些盐可能是均匀地分布于地球各个地质层。

盐是怎么来的

但随着板块运动引起的火山爆发,这些盐会随着火山喷发留到地球表面。由于盐易溶于水, 这些盐被带入到地球表面后,会在雨水的冲刷下从土壤中析出,当雨水褪去后,盐会留在地球表面,形成盐碱地。

再者,石头中也含有盐,由于石头的风化、雨蚀,冷暖变化等,石头会破碎成小型砂砾甚至土壤,而石头中的盐也会随之停留在地球表面。久而久之,地球表面的氯化钠越来越多。

盐是怎么来的

海洋中的盐之所以多的原因,是因为雨水会将一部分盐带入到河流中,而河流会汇聚到海洋,久而久之海洋中的盐成分越来越多。再加上海洋表面积非常大,蒸腾作用强。当海面上水蒸发时,由于氯化钠密度比空气大,所以氯化钠不会被蒸发,久而久之,留在海洋里的氯化钠越来越多。

盐是怎么来的

其实,地球表面除了氯化钠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盐,如亚硝酸盐等,这些盐的形成基本和氯化钠是相似的。

总结

其实地球并不特殊,组成地球所有的元素在宇宙中都可以找到,盐也不例外。地球表面之所以有这么多的盐,是因为盐含量本来就很丰富,再者雨水的冲积,石头变成土壤的过程,也可以导致一部分盐留在地球表面。

盐是怎么来的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因此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35304928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