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生活 / 正文

知觉偏差(直觉偏差)

时间:2022-04-07 11:20:14 浏览:6次 作者:用户投稿 【我要投诉/侵权/举报 删除信息】

不听不听,王八念经。你是否也是这样的?也许你会否认。但是事实是我们大部分时候都是这样的,这里不存在该现象,那里一定存在。没有任何一个人能逃过它,因为这是我们人的本能。这种本能是什么?它是一种常见的认知偏差,被称为选择性知觉,即不自觉地选择自己喜欢的。

任何一样东西存在,必然有好的一面,也必然有不好的一面。这种选择性知觉有好的一面,我们当然得好好利用它,那么对于坏的一面呢,又该如何去对付它?

解决问题,首先得分析问题,所以本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介绍选择性知觉是什么?第二部分是介绍怎么防范它?第三步是参考该模型做的三个练习,仅供大家参考。

一、选择性知觉是什么?

知觉偏差

这是一种常见的认知偏差,通俗来说是吸引力法则,也是盲人摸象,即选择自己喜欢的,看到什么就是什么,比如选择看自己喜欢看的,听自己喜欢听,吃自己想吃的等等。知觉的本质是选择性,这种选择性知觉在很大程度取决于认知和动机两因素。

它分成两个层次,一个是低层次的知觉警惕:即关注自己需要的东西,比如你如果想买房子,那么你会有意无意地关注这方面的信息。一个是高层次的知觉防御:即拒绝与自己需求无关的,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比如你对某件事持有一个观点,你往往会忽视不同的声音。

附加:《决策的艺术》将它称为结果式证明陷阱,即看自己想要看到的,找到一个已知结果,然后寻求论证来证明它,有利于观点的采用,不利于观点的就忽略掉。

二、如何对付选择性知觉?

知觉偏差

既然选择性知觉很大程度取决于认知和动机两因素,那么我们从这两方面入手可以很好地对付它。

《决策和判断》的作者提出这个解决方法,在做重大决策时,停下来问自己三个问题,第一:我看待事情的方式是否受到某种动机的驱使。第二:我在看待和处理问题时是否夹杂了自身的预期。第三:我是否与和自己不同预期和动机的人交换过意见?

《决策的艺术》的作者提出这个解决方法:第一,找反例,反过来辩驳。第二、诚实看待自己的动机。第三、直面反对信息。第四、征求别人意见时不要问引诱型问题。

我的方法:结合他们的做法是,即找到自己的目的(即动机和预期)、价值观,并反过来想。【此处和双重回路学习模型的二阶观察者很类似】

三、参考该模型做的三个练习一、对印度人做菜的不同认知

知觉偏差

看了很多小视频,说印度的饭都做成咖喱味道的,都是黄黄的没有一点卖相,经过作者和评论者的添油加醋,我便相信了印度人不会做菜,做的菜也肯定不好吃。

但是,直到有一天,我特别尊重的一个人说,她去她印度朋友家吃了咖喱饭,说虽然卖相不好,但是味道很好,印度是不愧香料大国。

然后我的观感就改观了,大呼上当受骗,并且这类的小视频不再***。

如果我没有接触到第二个人的观点,那么我肯定还是傻乎乎地继续看得津津有味。往深处思考,其实我是真的不知道,菜的卖相不好不意味着不好吃吗?不,是知道的,但是我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直到有一天一个强有力的相反事实出现,我才改观。

二、改变动机以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知觉偏差

其实我一直想让自己勤于思考,往深处思考,这样才会找到事物的本源,找到事情的规律,可是我不愿意去思考,因为思考好累呀,好痛苦呀,而且也并非非做不可,我现在生活也能接受。

我的认知:虽然勤于思考能带来收益,但是不去思考也没有多少损失呀,所以为啥要去勤于思考呢。

我的预期:思考很痛苦的,是很累的,而做别的事情要快乐些

我的动机:我要快乐,思考这事太痛苦了,不如做别的事让我快乐快乐。

出现的事实:懒于思考。

它的逻辑关系:与其去做收益不确定的事,比如思考,还不如做收益确定的事了,比如做别的事。最后事实证明,思考果然很痛苦,做别的事果然很快乐,且也没发现思考能带来多大收益。

以上的逻辑关系其实是非常稳定的,这种行为很难从内部被打破的。但是如果改变自己的动机,那么可以打破。这个动机是:如果去勤于思考,往深处思考,那么我能尽快赚更多的钱,能尽快改变自己的阶层。赚更多的钱,尽快改变自己的阶层对于我来说是极具有吸引力的,思考的这点痛苦和它能带来的收益比是微不足道的。

当然,这个还得自己去实践,虽然现在找到的动机能驱使我去做,但还得去不停地实践实践,希望真的像预期的那样多赚钱,早点改变阶层。

【此处可利用能够想要必须模型来思考】

三、赋予枯燥的事意义知觉偏差

做枯燥的事肯定是无聊的,痛苦的,但是如果赋予它意义,那就不一样了。比如做饭

动机:我要做有趣的事,可是这些事很枯燥

预期:这事情肯定很无聊

验证的事实:果然很无聊呀,太痛苦了,不想做了。

但是你如果赋予它意义,即改变事情的动机,那么事情也许会不一样了。比如赋予它说做饭是一件十分神圣的事,十分伟大的事,因为家人和自己吃好了,然后快乐了,幸福了,工作也会做得更好了,然后会影响到其他人,一传十,十传百,这样就会让整个***、整个社会,更强大、更幸福。(哈哈,这事情有点异想天开,我都想笑,但是有些日本人就是做的,他们会赋予事情予意义)

最后,借用知乎上有人说过的一句话结束,即【每个人说的都有自己的局限和偏见,每个人也都像一块拼图,聊的人多了慢慢就能见着全貌了】。

后记:本文的理论来源于《决策和判断》、《决策的艺术》、百度、知乎。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因此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35304928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