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西口》虽是首源于山西河曲的地方民歌,却红遍了大江南北,经久不衰;《走西口》唱的,虽只是一对新婚夫妇生离死别的情景,诠释的却是山西人四百余年的迁移史、创业史、辛酸史。
为什么要走西口?自发的走西口发生于清朝。山西由于处在黄土高原,土地贫瘠,时常干旱,环境恶劣,吃不饱饭的山西人不得不无奈地把目光移向更广阔地地方,开始向外挪动脚步,其中内蒙草原由于紧邻山西,地广人稀,成为好多人的首选。
西口在哪里?在今天的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西北部,有个地方叫杀虎口,从那里一路向西就可以到达草原,天长日久,口口相传之下,走杀虎口便成了今天所说的走西口。
走西口的路线是什么?走西口的,不仅仅是山西人,还有陕西人、河北人等。大致路线是:从山西中部或北部出发,一路向西,到杀虎口,进入蒙古草原;若向东的话,则是经过大同、张家口出关进入蒙古。
当年走西口情形如何?为了生存,人们不得不背井离乡,长途跋涉,到外寻求活路。每年三四月,男人们往往成群结队,集体走西口。黄河渡口边上父母送子,妻子送夫,妹妹送哥的随处可见,其景极为悲凉。
走西口者一路上,饥饿、疲惫、疾病自不必说,沿途还有不少的劫匪,因此,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走到终点,有的甚至客死他乡。
走西口带来些什么样的影响?总体上,走西口促进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与内地的交流,增强了蒙汉感情。
更为直接的看得见的影响是,“晋商”从此登上历史舞台。
民歌走西口所诉的具体情形怎样?主人公是一对新婚夫妇生离死别的情形,哥哥因谋生不得不撇下妹妹,前去走西口,妹妹在家一方面要承担家庭重担,另一方面又感到相逢遥遥无期,更怕话得多了让哥哥在外牵挂更多,千言万语只好咽回肚里,说几句叮嘱的话,含泪送哥哥哥上路,二人无奈、无助、思念、牵挂、泪别的场景,无不令听者心碎。
从细微处刻画人物心理,是这首歌的一个显著特点。“手拉手”“走大路”“紧紧拉袖”“盼白头”几处细节,让一位双眼含泪、难舍难分、欲言又止、牵肠肚的女人跃然于前,心酸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