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生活 / 正文

生物入侵的危害(生物入侵的危害很大么,你有哪些真切的感受)

时间:2022-04-08 13:36:25 浏览:8次 作者:用户投稿 【我要投诉/侵权/举报 删除信息】

在花卉市场,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介绍说:这个是从某某国引进的“稀有”品种,有哪些哪些的优势,商家在介绍过程中还透着自豪。

生物入侵的危害

但是人们不曾想过,

某些物种的引进,

如果控制不好,

很可能会形成灾难。

“引进物种”为何会引起灾难?

一些国外物种进入我国之后,由于气候土壤条件合适、缺乏天敌等原因,大量疯狂生长,挤占我国原有物种的生存空间,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这就是所谓的外来物种入侵现象。

生物入侵的危害

我国具有多样性的生态系统、适宜的气候条件,这些都为外来入侵物种的肆意蔓延和扩张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

从巴西远道而来的美洲斑潜蝇,1993年首次在海南出现,1994年在云南和浙江就有报道了,1996年在内蒙古发现,到2003年就遍布我们***的大陆地区。

这些外来生物给原本的生态系统造成很大的震动。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同时,迅速蔓延的外来物种极大地挤占了本土物种的生存空间,使我国原本的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生态系统不可逆转,因此给我国造成的生态损失难以估量。

所有的外来生物都是“入侵物种”吗?

生物入侵是指生物由原来的生存地,经过自然的或者人为的途径侵入到另一个新环境,并对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人类健康造成经济损失或者生态灾难的过程。

对于特定的生态系统与栖息环境来说,任何非本地的生物都叫做外来生物,但是外来生物与外来入侵物种并不是一个概念。

外来物种入侵到新的地区后通常会有三种可能:

一是因为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

二是因为新环境中存在天敌及竞争者而被控制住。

三是因为缺乏天敌及竞争者而失去控制,大量繁殖增长,破坏原有生态系统,降低物种多样性。

入侵后能够造成危害的外来物种被称为外来入侵物种。

“臭名昭著”的外来物种有哪些?

据统计,我国发现了6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小农给大家例举一些曾造成重大危害的:

紫茎泽兰:

原产于墨西哥,自19世纪作为一种观赏植物在世界各地引种后,因其繁殖力强,已成为全球性的入侵物种。

大约20世纪40年代紫茎泽兰由中缅边境传入中国云南南部,现云南80%面积的土地都有紫茎泽兰分布。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四川、广西、西藏等地都有分布,大约以每年10~30公里的速度向北和向东扩散。

天然草地被紫茎泽兰入侵3年就失去放牧利用价值,常造成家畜误食中毒死亡。

非洲大蜗牛:

上个世纪30年代在福建厦门被发现,主要是作为人类的食物、宠物以及动物的饲料等用途,后逃逸为野生。其卵体和幼体随观赏植物、木材等迅速传播,可咬断各种农作物的幼芽、嫩枝、嫩叶、树茎表皮,可谓“吃遍天下无敌手”。

生物入侵的危害

非洲大蜗牛繁殖力强,而且生长速度快,5个月即可交配产卵,可活5~7年。为了铲除这种对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损害的“害虫”用尽方法,可它依然不时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

牛蛙:

牛蛙,俗称“美国水蛙”,因其鸣叫声洪亮酷似牛叫而得名。个体硕大,生长快,产量高,是各地食用蛙中的主要养殖种类。

这种1959年从古巴引进的“盘中美味”,在我国由于天敌较少,它以旺盛的生命力排挤了众多土生土长的两栖类动物,使之面临减少和绝灭的危险,同时一些昆虫种群也受到威胁。

水葫芦:

这种来自委内瑞拉的水生植物,在引入我国后,却接天蔽日地大肆生长,不但逼死了水域中原有的水生植物,还先后堵塞了云南滇池和黄浦江的入海口,成为我国最臭名昭著的外来入侵物种。

加拿大一枝黄花

“我花开后百花杀”的加拿大一枝黄花是菊科一枝黄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北美洲。1935年作为观赏植物引进我国华东地区,主要是种植在上海、南京等地。

生物入侵的危害

加拿大一枝黄花自20世纪50年代起,从栽培地逃逸到自然环境,成为杂草。到20世纪80年代,加拿大一枝黄花已呈扩散蔓延态势,上海、江苏多地的河滩、路边、疏林下、果园、苗圃等区域广泛分布。

目前,在我国安徽、湖北、河南、浙江等多地都发现了加拿大一枝黄花,并已对当地生态系统形成一定的危害。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的王瑞副研究员在采访中表示,“加拿大一枝黄花根状茎发达,种子小、产量高,极易随风力、水流、物流、车辆等扩散传播,一旦定殖就很难根除。”这也就是为何前不久加拿大一枝黄花被“全网通缉”的原因。

在野外发现“外来物种”应该怎么做?

专家呼吁大家要多了解外来入侵物种、重视外来入侵物种,积极参与到外来入侵物种的调查、监测和防控工作中来。

一旦发现身边有不认识或新出现的动物、植物、微生物时及早向当地有关部门报告,让专业人员进行鉴定和治理,避免再次传播扩散,为降低外来入侵物种的危害、实现治早、治小的防控目标贡献力量。

- End -

关注小农,和小农边吃边追溯果蔬的人文历史,探寻植物文化,从植物界中寻求启迪。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因此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35304928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