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跟很多人聊天的时候,常常会听到这样一句俗语:穷养儿,富养女。
这种观念不是只有老一辈人才有,很多年轻人做了父母之后,同样也秉承着这样的思想。许多人认为:对待男孩,就要严格控制他的花销,以免他丧失进取心;对待女孩,就要尽可能满足她的需求,以免她轻易被社会上的浮华所诱惑。
但劳动人民总结出来的这句民间智慧,真的有这么肤浅和片面吗?
一、穷养儿很多人都会背《孟子》中的这段话: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用大白话来说,孟子的意思是:一个人想要成大器、有出息,必须要先磨炼他的心志、使他的性情坚韧不拔,增加他本来不具备的能力。
由此可见,“穷养”只是手段,而“磨炼心志”才是目的。也就是说,“穷养儿”的本质,是让男孩做到“心不穷”。
什么是“心不穷”?君不见很多男孩小小年纪却喜欢攀比,遭遇一点挫折就一蹶不振——这就是“心穷”的体现,与物质上的好坏并无太大关系。
举个例子:有条件的家庭,常常送孩子去参加一些训练营,从“登山、滑雪”等项目中,去体验委屈和挫败感,激发男孩勇敢无畏的精神——这些活动的费用并不低,但这是真正的“穷养儿”。
说白了,“穷养儿”的意义,就是如今很多成年人经常听到的那句话:不要让自己长期待在舒适区里——对待男孩也是如此,“穷养”不是单纯的让他过“苦日子”,更重要的是心态和意志上的“穷养”。
二、富养女《增广贤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养女不教如养猪。话虽不好听,却值得深思。
养女儿,培养什么?教女儿,教育什么?是教她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培养气质、提升内涵。但一些家长,却单纯地以为“富养女”就是给女儿优渥的成长环境。
大概任何人的身边都有一些这样的例子:有的女生从小衣食无忧,但为人处世就是斤斤计较、睚眦必报;有的女生家境不好,但言行举止就是落落大方、知书达理。
如果说“穷养儿”是锻炼男孩的心态和意志,那么“富养女”就是培养女孩的精神和灵魂。
真正“富养”出来的女孩,独立、有主见、清晰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以及应该追求什么——这是花钱也未必能办到的事情。
相反,部分只知道在物质上“富养”女儿的家庭,所培养出来的女孩往往有一身娇贵的“公主病”——虽然物质上绰绰有余,但精神上却贫瘠不堪。
所谓“富养女”,养的是一种自信、一种气节、一种信仰。无论是有钱也好,无钱也罢,她都能明澈地从内心认识到:“我的优秀,是源于我高尚的灵魂。”
总而言之,为人父母者,在日常生活中听到一些俗语、经验,不能奉行“拿来主义”,仅凭一句话的字面意思,就将这些方法用在自己的子女身上。
毕竟,如果按照古人的封建思想来解释,“穷养儿,富养女”这句俗语还可以解释为:“家境贫寒就生养儿子,家境优渥才能生养女儿”——但众所周知,这种观念是不对的。
所以由此可见,任何一句话就概括下来的道理,都要去深入研究其背后的含义,然后结合普适性和自身的特殊性,采取不同的养育方式。
儿女不是试验品——我们贸然采取的任何一种教育方式,都会使儿女走向不同的人生。
图源网络,侵删。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
一起读国学、聊文化、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