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1994年父母结婚的时候,父亲花290元买了一台“不带卧斗”的飞人牌缝纫机,婚后我母亲还特意学过一段时期的裁缝,但后来选择成为了一名民办教师,学裁缝的经历只能搁浅,但偶尔给家里人缝缝补补的手艺还是有的,那时候农村家家户户都很穷,过日子必须精打细算,衣服都是“缝缝补补接着穿”,所以缝纫机可以说是农村结婚的必需品,过日子是离不开缝纫机的。
农村有人出价150~300元回收缝纫机,卖不卖?大概从2005年开始,农村家庭的经济条件开始越来越好,穿衣服虽然不讲究什么名牌,但是不再像过去那样“缝缝补补”,说白了农民手头宽裕了,便宜点的衣服也买得起了,在穿衣打扮上也开始讲究起来,在这样的背景下,家里的缝纫机就开始“吃灰”了。
最近两年,农村出现了一些专门回收旧物的商贩,这里的旧物指的并不是古董,因为对于大多数的农村家庭来说,都是从贫苦日子过来的,祖上都是贫农哪里来的所谓古董。这里的旧物指的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末期间,农村生活中的一些老物件”,比如:二八大杠(自行车)、手动单筒农药喷洒机、杆秤、算盘、缝纫机等。
其中关于农村老牌缝纫机,商贩开出150~300元不等的价格回收,一般带“卧斗”的价格比不带“卧斗”的价格要高。
年轻人对这个并不了解,“卧斗”就是缝纫机头的收纳箱,带“卧斗”的缝纫机在平时不用的时候,可以把缝纫机收进“卧斗”里,这样缝纫机看上去就是一个平整的“立桌”,可以在上面铺上花布,放置一些书本花瓶之类的东西;格调比较优雅;对于不带“卧斗”的缝纫机,使用效果也没什么区别,就是平时不可以把缝纫机头收进“卧斗”里,以实用为主,缺少优雅的气质。
那么,既然有商贩开出150~300元不等的价格回收缝纫机,该不该卖呢?
个人认为不该卖,主要有这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长期“吃灰”的缝纫机并没坏,偶尔需要用还能用。
对于农村家庭闲置的缝纫机来说,大多数都是因为“不再缝缝补补的生活”,才被搁置在角落“吃灰”,但其实长期“吃灰”的缝纫机并没坏,偶尔需要用的时候还能正常使用。所以“吃灰”的缝纫机并不是破烂,为什么要卖掉呢?
对于农村一些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来说,由于子女长期在外面的城市打工或工作,留守在农村的生活非常单调,完全可以把缝纫机合理修缮后,做一些零活来挣外快。
举个简单的例子:个人家乡的大荔冬枣如今已经被大众所熟知,可冬枣的采摘和运输不能磕碰,就需要给装冬枣的塑料筐套上“棉套”,这个棉套的制作就离不开缝纫机,一般制作一个8毛钱,一天制作100个就是80元,既能够补贴家用,还能够充实单调的生活。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缝制“化肥袋”之类的零活,都是能够挣外快的。缝纫机产生的价值远远高于农村商贩给的回收价格,最主要的是能够打发无聊的时间,充实生活。
第二个原因:农村家庭地盘大,缝纫机存放不占地方,为几百块去变卖不值得。
对于农村家庭闲置的缝纫机来说,一般都存放在农村家庭的杂物间,即使经历了旧房翻建,很多农民仍然会舍不得丢弃以前使用过的一些老物件,原因很简单,农村家庭的地盘大,不比城市里的单元楼,一个缝纫机在农村家庭中的占地面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换而言之,一台缝纫机伴随着农村人度过了最艰苦的一段生活,如今为了区区几百块去变卖,真的不值得。留着家里的缝纫机就当做留一个生活念想,也算是对过去生活的一个回忆,这是一种情感上的寄托,等到自己年老的时候,可以摸着缝纫机回忆曾经的农村生活,还能够给后辈子孙留下关于“曾经农村生活”的见证,这是几百块前无法衡量的价值。说白了几百块前放在现在的生活中,又能做什么?
其实对于农村回收老物件的商贩来说,缝纫机只是他们眼中“有利润空间”的商品,有的被卖去剧组当“年代戏的道具”,有的被卖给“老物件收藏的玩家”,有的被卖到一些“旅游文化景点”等。总之缝纫机不会被当成破烂“出手”,因为常见的缝纫机质量不过50斤左右,卖废铁连30块都卖不到,所以缝纫机被商贩回收后,价值也存在翻番的可能。
由此可见,虽然缝纫机在当下农村生活中,存在感并不高,但是却有着非常广泛的用途,其价值也因为广泛的用途而不断升值。所以对于农民来说,还是不要贪小便宜卖缝纫机,万一以后缝纫机能够卖到几千块,不就得不偿失了嘛,就算留在家里“吃灰”也比几百块卖了好。
总结:农村有人出价150~300元回收缝纫机,个人认为农民不应该为了几百元卖掉缝纫机,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