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的新年,也就是“元旦”。小时候对“元旦”这个词很陌生,那时候大家都说“阳历年”,经常听到大人们说“冬至十天阳历年”。记得那时我还在农村小学里读书,老师们和其他大人们都不重视这个节日,当时“元旦”放不放假我都记不清楚了。
我们现在过的阳历“新年”是从1***2年开始的,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就规定阳历1月1日为“新年”。但是那时候还不叫“元旦”。
今天我们所说的元旦,是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
要说起“元旦”这个词,并不是1949年确定阳历新年后才有的。要弄清“元旦”的来龙去脉,我们还是按照惯例先从“元旦”两个字说起吧,“元旦”由“元”和“旦”两个字组成,“元”为第一或开始之意,“旦”为天亮或早晨,合而释之,就是新的第一天。
“元”字甲骨文作:
“元”字的甲骨文及释义
“元”字甲骨文突出了人的头部,最初之意为“头”,现在“元首”一词就是例证。后来“元”才引申出第一、开始之意。
“旦”字甲骨文作:
甲骨文“旦”字
金文“旦”字,日下有所变化:
金文“旦”字
“旦”字,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旦,明也,从日见一上,一,地也。”许慎认为“旦”字当是指事字,就“旦”的本义来说,不当是“明”,而应是“日出乎明之时”,当是早晨或天明。从甲骨文金文看,“旦”字也可看出会意之法,日下当为日刚升起的日影,甲骨文为空心,或许是因为刻写之便,金文旧变为实心,更似日影。当然,也有人对许慎的说法提出异议,于省吾先生就认为“旦”字从日,丁声,日下为丁字,“丁”表示声,其解释似可自圆其说,但本人更赞同“旦”字为会意字。
至此,我们对“元”和“旦”两个字做了考证,“元”字由“头”之意引申出开始、第一;”旦“表示太阳从地平线升起,表示一天的开始。”元旦“作为合成词,也就表示一年第一天的开始。
“旦”释义图示
但是,“元旦”指新年并不是从新中国才有的事。“元旦”一词,据说源于三皇五帝,但最早见于南朝《介雅》:“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宋代《梦梁录》亦有:“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但是,这里的“元旦”都是指农历正月初一,但是古代特别是汉武帝之前,正月初一也并不统一。一直至汉武帝才定下孟喜月(元月),也就是正月的第一天为元旦,后来这一固定日期和说法一直沿用到清末。
到1949年,“元旦”便开始指称阳历的1月1日了。
我们大致可以这样“元旦”一词的发展轨迹:“元旦”一词,据说起源于三皇五帝,但是见诸于文字是《介雅》,汉武帝之前“元旦”(正月初一)从哪一天算不太固定;至汉武帝“元旦 ”固定下来了,为正月初一;“元旦”直至清朝末年都是农历正月初一,1949年后为阳历1月1日。
*欢迎批评,希望小短文能给您带来好心情!如果感兴趣,请点击订阅关注本头条号,与您相识在字里行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