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济市位于山西省西南部,运城市所辖。秦、晋、豫三省黄河金三角交汇处,它南依中条山,西靠黄河滩,北边是台垣沟壑区。古称蒲坂,传为舜都,总面积1221.06平方千米,总人口43万人(2004年)。市人民***驻城东街道。 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级森林公园,***级风景名胜区——五老峰,山川秀丽,风景独特。
人口:2012年末,永济市户籍总人口449956人,其中,城镇人口199550人,乡村人口250406人。户籍人口中,男性人数为230636人,女性人数为219320人,出生人口数为5110人,死亡人口数为2730人,出生率为11.38‰,死亡率为6.08‰,自然增长率为5.3‰,城镇化率为44.35%。
历史沿革
普救寺风光永济古称蒲坂,上古唐虞时代为虞舜建都之地。
商属缶邦,春秋属晋,战国属魏,秦属河东郡。
西汉高祖二年(前205年),建蒲反县,属河东郡。新莽改为蒲城县,属兆阳郡。
东汉建武元年(25年)改蒲城为蒲坂县,属河东郡。
北魏神麚元年(428年)置雍州。延和元年(432年)改为泰州,属泰州河东郡。
北周明帝二年(558年)改泰州为蒲州,属蒲州河东郡。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郡存州,十六年(596年)别置河东县,属蒲州。大业二年(606年)省蒲坂县入河东县,次年改州为郡,属河东郡。
唐武德三年(620年),改郡为州。开元八年(720年)置中都,属河中府,同年,复属蒲州。天宝元年(742年)改州为郡,属河东郡。乾元二年(759年)复属河中府。宝应元年(762年)复为中都。元和二年(807年)罢中都,复河中府治。
金天会六年(1128年)降河中府为蒲州,河东县属蒲州。天德元年(1149年)升蒲州为河中府。
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河中府为蒲州,省河东县,直隶于州,属平阳府。
清雍正六年(1728年)升州为府,置永济县,属蒲州府。
民国元年(1***2年)撤府制,直属山西省辖。民国3年(1***4年)省下设道,属河东道。民国16年(1927年)撤道属省。民国26年(1937年)属山西省第七行政区。民国36年(1947年)4月25日解放,9月同虞乡县合并,称永虞县。先后属太岳区第三专署,晋绥区临汾工委第十一分区,陕甘宁边区晋南行署运城分区,山西省晋南专区。民国38年(1949年)9月属山西省运城专区。
蒲州古城门1950年4月25日,永虞分治,复设永济县,属运城专区,1954年属晋南专区。
1958年永济、临猗、解虞、安邑四县合并为郓城县。
1961年分运城县,复置永济县,原虞乡县划归永济县。1970年属运城专区。
1994年1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永济撤县设市,属运城地区。
民俗风情
道情
永济道情由来已久,汉代已有萌芽,沿至唐代时基本形成雏形,是流行在古蒲坂(今永济市)的小剧种之一。永济道情词句浅显易懂,曲调优雅柔和,古往今来广大群众喜闻乐见。道情,源于道教,原是道士云游四方,传播道义时又唱又吟的一种劝化形式,故又称为"道曲"、"悟声"。道教创立于东汉,盛行于隋唐。随着道教的发展,道教逐渐吸收了雅乐、散乐和民间音乐,发展成为"哼哼调"流行各地,又和各地的风土人情、方言土语、习惯爱好结合起来,形成了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永济道情就是其中的一种。
戏曲
蒲剧蒲剧,因兴起于山西南部的蒲州(今永济一带)而得名,亦称蒲州梆子或南路梆子,是晋南地区的主要剧种,形成于明代嘉靖年间,在清代乾隆时期称"乱弹"、"晋腔"、"山陕梆子腔"等。实物史料证明,晋南地区戏剧活动历史悠久。蒲剧唱腔高昂 ,朴实奔放 ,长于表现慷慨激情、悲壮凄楚的英雄史剧,又善于刻划抒情剧的人物性格和情绪。蒲剧唱起来字正腔圆,高亢激烈,引人入胜,是中国戏曲的一大瑰宝。(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