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梅的常见病虫害有叶斑病、褐斑病、花木白纹羽病、日本龟蜡蚧、黑蝉、金毛虫八点光蝉。在日常的养护管理中要以预防为主,不给病虫害以适宜的繁殖、发生和蔓延的环境,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几率。
冬季应清除有病的腊梅枯枝落叶,集中烧毁。以下介绍蜡梅常见病虫害的一些防治方法:
叶斑病
腊梅叶斑病主要发生在其叶片和嫩枝上。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黑色小斑点,而后逐渐发展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斑块,有明显的边缘,病斑后期中部呈灰白色,并产生黑色小颗粒,即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嫩枝染病后,在枝条上形成枯死段。秋季在枯死的枝梢上产生分生孢子器。病原菌为蜡梅叶斑病菌,该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及菌丝体在病叶和枯枝中越冬。次年蜡梅展叶时,病菌即侵染其嫩叶,5月下旬以后在病斑上产生分生孢子器。5~6月份发展较快,8月份以后叶片基部全部发病。
防治方法:发病期喷洒1:1:160波尔多液,从4月下旬开始每隔20天喷1次,共喷4~5次即可防治。
褐斑病
是蜡梅的一种重要病害,主要危害蜡梅的花和叶。花朵一旦感染此病害,在花瓣上会出现针尖大小的黑色斑点,逐渐发展成米粒大小的近圆形斑块,病斑间可相互连接成不规则形状的大黑斑。叶上染病,病斑为黑褐色,近圆形,边缘明显,直径8毫米左右。病原为蜡梅褐斑病菌,该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残组织上越冬。夏季危害叶片,分生孢子随风传播、侵染。病菌以病叶上的分生孢子及菌丝体度过夏季的高温,当蜡梅开花时,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花上引发病害。
防治方法:夏秋季节可喷洒1:1:160波尔多液,每隔15~20天喷1次,共喷3~4次。
花木白纹羽病
此病发生在蜡梅根部。最初引起须根腐烂,以后扩展到侧根和主根。在被害部位的表层缠绕有白色或灰白色的丝网状物,即为根状菌素。在接近土表根际处布有白色蛛网菌丝膜,有时形成小黑点,即病菌的子囊壳。受害植株的叶片上逐渐变黄,凋萎,甚至导致全株枯死。病原为褐座坚壳菌,该病原菌以菌核或菌素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上越冬。传播方式主要是病根、健根相互接触侵染病菌。病原菌虽能产生孢子,但在病害传播中作用不大。土壤黏重、低洼积水、排水不良、生长势弱时容易发病。
防治方法:应栽种不带病菌的腊梅苗木,一旦发现可疑苗木,要消毒后才能栽种。消毒可用1%波尔多液浸根1小时,或用硫酸铜液浸根3小时,也可用2%石灰水浸根半小时,处理后要用清水冲洗后再栽种;对于已经发病的植株,要及时拔除并销毁,随后即对病株的栽种穴进行药液消毒处理,可选用五氯酚钠250~3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苯来特1000~2000倍液浇灌。也可用石灰粉消毒。
日本龟蜡蚧
此种害虫的繁殖力很强,受害的蜡梅植株叶片上往往被虫体所覆盖。1年后发生1代,以受精雌成虫在枝条上越冬,5月下旬开始产卵,6月中旬若虫开始孵化,初期孵化的若虫大多在叶片上危害。
防治方法:应在孵化期进行,选用触杀剂或内吸剂进行喷杀,效果较好,还可用蚧螨灵100倍液,或10%吡虫啉1500倍液,或80%敌敌畏1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1500~2000倍液防治;“花保”有较强的熔蜡性能,20倍液喷洒可防治越冬雌成虫,但对柔嫩的花卉不宜采用。
黑蝉
俗称“知了”,数年发生1代,以卵和若虫越冬。次年在蜡梅枝条内过冬的卵孵化为若虫,钻入土中,吸食植物根部的汁液,冬季深入土层深处越冬,幼虫一生在土中生活。7月下旬产卵,多产于4~5毫米粗的枝条上,产卵时用产卵器将蜡梅枝条刺破造成爪状产卵孔,然后将卵产于木质部内。树枝被刺伤后会因失水而干枯,严重时满树都是枯梢。冬季产卵枝易被风吹断。
防治方法:秋季要彻底剪除产卵枝条,并集中销毁;成虫羽化期可进行人工捕杀;成虫期点燃篝火,摇动树枝,可使虫投入火中而自灭。
金毛虫
又叫黄尾毒蛾,一年发生2代,以三龄幼虫在蜡梅树皮缝隙中,枯枝落叶里结茧过冬。次年4月份开始活动,咬食嫩叶。5月下旬幼虫老熟,在叶片背面、树皮缝隙、寄主植物附近的建筑物等处化蛹。成虫有趋光性,雌虫产卵于叶片背面,6月底至7月上旬一代幼虫孵化,群集在叶背啃食叶肉,使叶片上出现灰白色半透明网状斑,三龄后开始分撒危害,蚕食叶片。幼虫有假死性,受惊后吐丝下垂,借助风力转移危害,或落在地面上。7月底幼虫老熟结茧化蛹,8月中旬出现成虫,9月上旬第二代幼虫孵化危害,10月间结茧越冬。
防治方法:在秋季里,可给腊梅枝干绑扎草绳,用以诱杀越冬的幼虫;在金毛虫产卵期、幼虫孵化期可进行人工摘除卵块或初孵化尚未分散危害的幼虫,并集中杀灭;在幼虫孵化期、低龄幼虫期,可喷洒6000~8000倍20%除虫脲进行防治;三龄以上的金毛虫可采用1.2%烟参碱1000倍液喷杀。
八点光蝉
又叫八点广翅蜡蝉,以成虫、若虫刺吸腊梅植株汁液而造成危害,1年发生1代,以卵越冬。
防治方法:在若虫期可喷洒50%杀螟松1000倍液,或40%速捕杀1500倍液进行杀灭。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