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奉上标题中问题的答案:成语“踽踽独行”,“踽”字读为“jǔ”,但很多朋友因为形声字的原因,错读为(禹“yǔ”),关于成语的出处,请看第四字踽字词条。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本文讲“足”部的四个汉字:踧、躣、踖、踽。四个字的详情如下:
1、踧。读音有两个:
(1)dí。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的解释是:“踧,行平易也。从足,叔声。《诗》曰:‘踧踧周道’。”形声字。本义是平坦的样子。这里引用的“踧踧周道”,出自《诗·小雅·小弁》:“踧踧周道,鞫(jú)为茂草”。《毛传》:“踧踧,平易也。”意思是:平平坦坦的京都大道,如今塞满丛丛草。
(平坦的大道)
(二)cù。这个读音出自《广韵》。用法有二:
(1)组成专用词“踧踖”。其一表示恭谨的样子。比如《论语·乡党》:“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何晏《论语集解》引马融曰:“君在,视朝也,踧踖,恭敬之貌。”意思是:国君临朝,(孔子)恭敬小心,仪态得体。这个用法,在现代汉语也用,比如谢冰心《我们太太的客厅》:“陶先生仍旧踧踖的含糊的答应了一声。”其二表示行不进。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四十七引《字林》:“踧踖,不进也。”又卷八十九引《考声》云:“踧踖,行不进也。”
(2)惊貌。《法言·学行》:“或人踧尔曰:‘旨哉!问铸金得铸人,学者所以修性也。’”李轨注:踧尔,惊貌。
此外,踧还通“蹙”、“蹴”等,各取所通字字义,此不再详列。
踧的小篆写法如图:
(踧的小篆写法)
2、躣。读qú。《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躣,行貌,从足,瞿声。”形声字。本义是行貌。比如宋玉《九辩》:“左朱雀之茇茇兮,右苍龙之躣躣。”洪兴祖《楚辞补注》:“躣躣,行貌。”这句诗的大意是:朱雀在左翱翔,苍龙在右奔行。
(奔行的苍龙)
躣的小篆写法如图:
(躣的小篆定法)
3、踖。读音有两个:
(一)jí。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的解释是:“踖,长胫行也。从足,昔声。一曰踧踖。”形声字。本义有二:
本义一:长胫行也。王筠《说文句读》:“胫长,故能登席不由前也。”长胫,踰越等次而行走。
本义二:组成词组“踧踖”,即上面“踧”字词条解释的恭敬之貌。
本义之外,踖还指践踏。《释名·释姿容》:“踖,藉也,以足藉也。”比如《颜氏家训·兄弟》:“如此,则行路皆踖其面而跑蹈其心,谁救之哉?”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颜本注:‘踖,踏也。’郝懿行曰:‘踖,践也。’”
(请勿践踏)
(二)qì。这个读音出自《集韵》。
组成专用词“踖踖”,意义有二:(1)敏捷而恭敬貌。比如《诗·小雅·楚茨》:“执爨踖踖,为俎孔硕。”孔颍达疏:“踖踖然,敬慎于事而有容仪矣。”大意是:厨师敏捷恭敬做菜肴,案上鱼肉真不少。(2)惭愧貌。《太玄·勤》:“劳踖踖,心爽蒙柴不却。”范望注:“踖踖,惭愧貌。”
(三)què。这个读音出自《广韵》:有四个用法:
(1)马行迅疾;(2)行貌;(3)蹴;(4)陵地。均较生僻,了解即可。
踖的小篆写法如图:
(踖的小篆写法)
4、踽。读jǔ。《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踽,疏行貌。从足,禹声。《诗》曰:‘独行踽踽。’”形声字。组成专用词“踽踽”,本义是孤独的样子。因为形声字的原因,很多人误读为(禹“yǔ”)声。比如《诗·唐风·杕杜》:“独行踽踽,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毛传》:“踽踽,无所亲也。”这句诗的大意是:独自行走苦伶仃,难道没有人同路行?不如同胞骨肉亲。踽踽,即无亲独行的样子。现在踽踽独行发展成汉语成语,意思就是孤零零地走着,多用来形容非常孤独。
(踽踽独行的老人)
踽踽这个词较为常用。比如陆游《初夏杂咏》之四:“踽踽飘零客,悠悠剩长身。”现代汉语也常用,比如茅盾《霜叶红于二月花》十一:“老驼福踽踽地走到河边,朝那滔滔东流的河水看也一会儿,独自微微一笑。”
也指独行貌(不包括无亲义)。比如《孟子·尽心下》:“古之人,行何为踽踽凉凉?生斯世也,为斯世也。善斯可矣。”朱熹《孟子集注》:“踽踽,独行不进之貌。”这段话的大意是:古时候的人,处事为什么落落寡合呢?生在这个世道,就迎合这个世道,过得去就行了。
(踽行)
踽也可以单用,意思也是独行的样子。裴子野《南齐安乐寺律师智称法师碑》:“曳锡踽步,千里游学,拥经持钵,百舍不休。”就是用这个用法。
本义之外,踽在旧时还指妇女相见半跪为礼。明代方以智《通雅·谚原》:“拜谓之屈。后转为抯,或转为踽……《说文》有‘踽’字。《长笺》言:妇人相见,半跪为礼曰踽。此吴门方语耳。或谓之处,又谓之扶扶。”
踽的小篆写法如图:
(踽的小篆写法)
(【说文解字】之328,部分图片引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