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母婴 / 正文

上海******:感谢市民作出的贡献的简单介绍

时间:2022-04-16 09:18:04 浏览:42次 作者:江淮晨报 【我要投诉/侵权/举报 删除信息】

晚上9时50分,浦东新区张江镇汇智湖畔家园的居民群里,聊天的频次逐渐降了下去。不少居民正守在手机前,等候新一天的“防疫日报”发布。

4月8日起,为了回应居民的关切,汇智湖畔家园所属的亮秀路居委会开始筹建发布“防疫日报”,除了汇总当天社区内疫情信息外,还将小区志愿服务情况、第二天居委工作安排等通过日报的形式悉数告知于居民。此举一出,立马受到了居民的广泛好评,一度火出了圈。

这波疫情发生以来,上海辟谣平台频频接到市民留言,称部分社区信息不够透明,居民无从得知有关阳性患者的封控楼栋和核酸检测的安排等基本情况,引发担忧情绪。但近来,记者了解到,不少像汇智湖畔家园这样的小区也在积极谋变,在保持信息公开透明、及时回应居民诉求上不断发力。他们是怎么做到的?经验做法是否具有可复制性?上海辟谣平台记者展开了调查。

建立起回应居民的模板

“简洁明了。”看到过“防疫日报”的人,给出了这样的一致评价。

上海市委书记:感谢市民作出的贡献

记者梳理发现,“防疫日报”设立了统一的模板,共计5个小标题,分别是疫情情况通报、物资配送和其他服务、志愿者服务、居委会建议、明日提示,每个板块则围绕主题简要叙述情况,回应居民关切。

例如4月14日的日报上,围绕疫情情况通报,详细介绍了小区第8次抗原完成工作情况、阳性病例最近见报日期及小区目前的整体封控措施,其中“昨天核酸检测复查的12号楼2户5人,至今未收到核酸复查结果,居委已采取‘门磁+封条’管控该2户;昨天3号楼抗原自测异常的居民,今晚镇卫生院将完成上门核酸采样”一条,直截了当地打消了居民的疑虑。

围绕物资配送,则通报了居委目前所对接的物资供应商、发放物资安排、社区内居民配药及就医情况,文中还特意提醒,“这两天因下大雨,部分菜品有点不新鲜,如居民需更换,可到居委会补一点,先到先得”,让“发放烂蔬菜”的质疑提前消解。

在志愿者服务一栏,除了介绍志愿者的工作,还表扬了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的居民,此前的日报中,也将每栋楼的志愿者分布情况予以公示。居委会工作提示则围绕居民关心的团购物资如何消毒等热门话题,适时调整。明日提示这一栏,则用寥寥数语提示居民第二天是否进行核酸或抗原测试等。“其实,越是信息公开透明,居民的配合度就越高。”社区党支部***朱春梅说。

上海市委书记:感谢市民作出的贡献

“除了一些基本的信息外,我们还会把工作、提示放进去,希望用个别人的经历来提醒所有人。”原来,小区内不止一次发生过下楼做核酸忘记带钥匙的情形,日报在编辑时特意予以体现,希望能够提醒更多居民。也正是因此,通篇文字不只有冰冷的工作汇报,字里行间处处体现了居委、居民之间的温情:“因接到上级通知晚,本小区5点多才通知近日抗原时间,居委对于各位居民带来的不便表示歉意”“感谢居民爱心募捐,现已完成,暂不再接受募捐”……朱春梅希望,日报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也能将温情传至每家每户。

让真相跑赢谣言

其实,谈起创立“防疫日报”的初衷,主笔的居民志愿者章弘坦言,就是为了“让真相跑赢谣言”。

3月18日,汇智湖畔家园进入封控状态,此后,居民们只能通过新建的微信群,获取社区动态。其中,社区的疫情情况最受关注。“哪栋楼什么时候出现阳性病例或者核酸异常,什么时候转运,我们楼什么时候解封,几乎每个群里都在问。”当时,章弘刚刚报名参加到志愿者队伍中,光是解答居民的疑问,每天就要耗费不少时间,而像朱春梅等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则更甚。“其实,很多问题都是重复的,是不是可以设计一个统一回复的模板,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

还没等到具体的想法成型,章弘又发现,由于信息不对称,一旦社区有点风吹草动,微信群内便谣言四起。“之前有孕妇出现先兆流产,我们紧急联系了医院、***,最后是由警车接上孕妇送去了医院。结果不明情况的居民看到社区里有***,各种版本的揣测就出现了,越传越离谱。”因此,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披露相关信息成了社区的当务之急。

在居委会牵头召开的一次会议上,居委干部、志愿者开始了头脑风暴,群策群力下,创立“防疫日报”的想法应运而生。经大家共同讨论,决定由章弘担任“主编”,负责整理及草拟文字,相关信息则由物业、居委、志愿者共同搜集提供,一个“草台班子”就此形成。社区党支部***朱春梅作为最后把关人,负责审定,并于每日晚上10时在各楼栋的群内发布。

十几天来,阅读“防疫日报”已然成了不少居民的睡前习惯。这不,22时马上就到了,看到日报还没踪影,有居民按捺不住,开始在群里“催更”:“不知道昨日抗原异常的,后来复核结果怎么样?”章弘正在电脑前“奋笔疾书”,看到催更的消息后,键盘敲得飞起。如今,章弘越发得心应手,仅需半个小时,一份日报便可制作出炉。“其实,很多工作我们白天都在做,不过是晚上耗费点时间,把这些工作整理发布出来而已。”

汇聚年轻人的智慧

在朱春梅看来,疫情无情,可在防疫过程中,小区内部的情谊反而更加深厚了起来。“大家有着共同的目标,很多从未谋面的居民都一起参与到了社区治理中,尤其是发挥了年轻人的力量。”

汇智湖畔家园于2014年交付完成,600户,2000多名居民,其中大都是年轻人。平日里,年轻人工作忙碌,社区治理主要依靠居委会4名工作人员和社区内的志愿者,疫情以来,志愿者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的志愿者大都年岁已高,出于对他们的保护,很多年轻人自告奋勇地顶了上来。”如今100人的志愿者团队中,几乎清一色都是年轻人。

“防疫日报”的主编章弘来自上海杨浦科创集团,有一定的企业管理经验,她的加入帮助居委会更合理高效地调动各志愿者队伍的专业力量,共同做好防护工作。同样,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加入也为社区治理提供了新的路径,工作效率随之大大提升。

例如,疫情早期,志愿者为全小区送快递,量大且多。后来,有志愿者提出“同一时间只允许一个人在小区内取快递”的管理模式,回来一人后再出一人,鼓励同楼居民互相帮助,减少聚集和志愿者风险,志愿者仅负责封控楼栋即可。至于如何判断楼下是否有其他人取快递,则采用微信接龙的方式,在群里报告“1102出门” “1102回来了,带回来了1102/102/1802 三样东西”,及时掌握外出居民的情况。

再如,居委会在统计全楼栋抗原自测结果时,往往要求居民上传照片至群里,再由工作人员逐一统计。后来,有志愿者建议使用微信小程序“接龙管家”,设置室号,打卡上传,各楼栋的结果一目了然,大大节省了人力。

上海市委书记:感谢市民作出的贡献

“只有大家形成合力,才能一起挺过这段最艰难的时期。”朱春梅坚信,在居委、物业、居民的共同努力下,疫情防控这场大仗硬仗终将会打赢,社区也将迎来万物复苏的好春光。

栏目主编:任翀

来源:作者:栗思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因此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35304928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