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汉光帝刘秀,相信很多人还是感到有一些的陌生。这个容易被人遗忘的皇帝,其实是个神话般的人物。
刘秀算得上中国最具偶像气质的皇帝之一了。
首先他是帅哥一枚,据《后汉书》记载,刘秀长得"美须眉,大口,隆准,日角",这简直就是古代版吴彦祖呀!
比起豹眼驼背的嬴政,长臂大耳的刘备,不知高到哪里去了。其次他受过高等教育,刘秀青年时期就读于古代最高学府——太学。
当时的汉朝算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长安的太学就是好比现在的哈佛牛津。
虽然刘秀因经济原因中途退学,但和社会青年刘邦、半文盲朱元璋相比,绝对算中国学历最高的皇帝。
28岁前,刘秀是干农活的厉害人。刘秀在28岁前,一直在南阳郡老家种地,"性勤于稼穑"。
《史记》记载:刘秀性格内敛谨慎,甚至有些沉闷。他的哥哥刘縯性情豪爽,并常自比汉高祖刘邦,广交豪杰。当时,王莽的新政不得人心。
天凤年间,农民起义军蜂起,其中以赤眉、绿林、铜马等最为著名。
居住在南阳郡的刘縯、刘秀兄弟认为时机到来,举兵响应绿林军。这次起义,在南阳当地留下了很多故事,其中最有名的便是"赊旗起义"。
相传,刘秀刚起兵时,曾逃到一个名为兴隆店的小镇。
在一家酒馆喝酒时,无意间看到酒旗上绣了一个大大的“刘”字(原因是酒馆老板姓刘),便想买下作为军旗。
然而,一摸口袋,别说买旗,连酒钱也付不了。但他运气好遇到店老板通情达理,不仅免了他的酒钱,还将旗子赊给了他,这仿佛是编剧也编不出的情节吧,不愧是天选之子。
昆阳之战:刘秀2万兵完胜42万敌军最厉害也最出名的就是刘秀的那场昆阳大战了,刘秀以近2万兵完胜42万大军。
可是当时刘秀连酒钱都付不起,起兵时,穷到什么程度?
《史记》记载,"光武初骑牛,杀新野尉乃得马"。
因为买不起马,刘秀第一次上战场,是骑着耕牛冲锋陷阵的,他也因此被称为"牛背上的开国皇帝"。
那么他是如何以2万人胜42万人?慢慢看。
公元23年,绿林军拥立西汉宗室刘玄为帝,建元"更始",复用汉朝国号,大大震动了新莽王朝。王莽派大司空王邑、大司徒王寻发兵42万,力图一举扑灭新生的更始政权。
当时,驻守昆阳(今河南叶县)的起义军不过数千人,连同周边几座城池的驻军,一共不超过2万人。大军围城,形势岌岌可危。
当夜,刘秀率13人骑马突围,到附近城池调集援军。回到昆阳,刘秀自率步骑兵1000多人为前锋,并一马当先斩杀新莽军队数十人,使更始军士气大振。
后来, 主帅被杀,新莽士兵纷纷溃逃,"走者相腾践,伏尸百余里",滍川被尸体堵塞断流。王邑率残部踏着死尸渡河,才最终逃回洛阳。占绝对优势的新莽军队,几乎全军覆没。
可以说这个低调的开国皇帝,不仅长得帅,为人低调,关键是他真的是上天都帮助的“天子”。
打仗总能够反败为胜,实力真的牛,运气也是真的牛 。
叙说世事百态,道尽古今哲理,《史记》真是一部社会大百科,让人在一个个历史故事里思考安身立命,思考为人处世,因此,我很喜欢读《史记》,也经常推荐身边朋友读。
我读书的一个原则是:要读名家的书。
要说史家名作,恐怕首推太史公著作,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列为二十四史之首的《史记》。
《史记》把之前的史学名著的特点一起融入进自己的著作里,纵观整篇史记,既有写人的列传,也有写事的世家,书等,也有写年代的本纪。
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和理解,史记里也设立了年表,书里还写天文,写水利,写经济,而且它的文学性又是公认的史书之最。
与其到处翻看网络上的文章,不如找一这套《史记》认真看一遍,几乎就能了解上千年的历史。
这是之前任何一本史书,如今任何一个作者都无法达到的水平。
《史记》市面上有无数版本,在此我向大家推荐这套团结出版社版本,全套4册,正版无删减,文白对照无障碍,大人孩子都适宜。
这套书采用小说的笔法,人物传记的思路,读起来轻松,一篇短文,便将一个人的人生故事说完,并了解所处时代的历史。
包装也很诱人,锁线精装不掉页,烫金封面显气质,套盒包装耐磨损。
新书上架,折扣相当大,说实话要比实体店划算的太多,无论收藏装饰还是馈赠送礼,既有面子又实用。
收到的人都说好!
一个人的一生,一定要知道世界有多大。
《白话史记》正是如此,打开你的历史视野,看到更多可能。
大家点击商品卡即可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