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和孩子们一起学习《清平乐.村居》。课堂上我和孩子一起理解题目的意思,一起了解作者,一起理解词意,一起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孩子们学得兴味盎然,我教得十分轻松。
课文中有句词是:“醉里吴音相媚好。”我紧紧抓住这个“醉”字进行教学。读到此处,我抛出一个问题:“孩子们,他们到底是因为什么而醉?”孩子们先是静静地思考,我默默地观察着孩子,有的孩子托着下巴思考,有的孩子侧着脑袋冥想,有的孩子翻翻资料书,找找灵感,还有的孩子悄悄和同桌讨论……我微笑着看着孩子们,希望他们能自己找到思维的突破口。
有一只小手犹豫了一下举了起来……第二只小手慢慢地举了起来……第三只小手在小主人左顾右盼中举了起来……
我找了最先举手的那个小男孩:“我觉得是他们看见那么美丽的乡村景色而陶醉了。”我接着问:“文中哪里写了乡村美丽的景色?”“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孩子们,读读吧,看看你的眼前能出现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孩子们再次走进写景的句子里,再次感受江南农村的美景……
“孩子们,他们还可能是因为什么而醉呢?”有一个孩子站了起来:“老师,我觉得他们可能喝了酒,喝醉了。”孩子们一阵哄笑,有的笑得趴在桌子上,有的笑得前俯后仰,有的捂着嘴使劲憋着笑……答问的孩子小脸有些发红。等他们笑得差不多了,我再问他们:“谁能说说你们为什么觉得好笑?你们觉得他们会不会喝酒?”孩子们沉默了,有个孩子轻轻说:“可能会喝。”“你为什么觉得他们可能会喝酒?小组之间可能展开讨论。”孩子们节嘴八舌地议论着。我走近他们,听他们的讨论。一个孩子说:“我觉得可能会喝,因为词里面写到相媚好,是说他们在逗趣取乐,很可能就是他们喝了酒,才逗趣取乐的。”“我觉得他们可能喝,但喝的原因有些不同。他们喝酒是因为不需要他们做农活,他们很轻松自在。”……等孩子们讨论得差不多了,我再找同学起来交流,一交流之后,他们再也不为刚才“喝酒的答案发笑了。
“除了这些原因,他们还会因为什么而醉?”“我觉得是他们看见孩子们那么勤劳而醉。”“说说你的想法。”我接着追问到,那个孩子接着说:“因为大儿子正在小溪东面的豆田里锄草,二儿子正在仔细地编织鸡笼,就连小儿子都趴在溪边剥莲蓬。”于是,我引导孩子读好后面的句子。
“老师,我还有不同的见解。”一个小男孩子高高的举起了手,我示意他站起来说,“是因为他们看见一家有和睦相处而醉。”他顿了顿,接着说:“词里面讲到老翁老妇在逗趣取乐, 而他们的孩子在劳动,这是多么和谐的一家。当他们看见一家人的和谐相处,不由得陶醉了。”
听了孩子们的多元化的解读,我不由得发出了欣慰的笑容。是啊,这是一群有生命、有思想、有个性的精灵,我不能老是以我的讲解代替他们的理解,这正是课标中提出的尊重学得个性。一个小的“醉”字,一个小小的问题:“他们为什么醉?”就激起了学生那么多思维的火花,我真为那些孩子感到骄傲。希望他们能在有后的学习中能有更多、更好地理解,能为我们的语文课堂带来更多的生成,更多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