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父母,一看到孩子犯错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不分地点地大声呵斥孩子,有的父母甚至不分场合的动手打孩子!大声的呵斥孩子不仅没有大用处,还会让孩子的大脑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在这期间你和孩子讲任何的话,任何的道理,孩子是听不进去的。
如果长期大声呵斥孩子,会让孩子产生抵触心理,孩子会以固执、沉默的方式来和父母进行对抗!呵斥孩子会让孩子有心理负担,这种心理负担会转化为心理压力,会变得害怕惩罚、精神紧张、焦虑不安。甚至有些孩子已经习惯了父母的这种方式,已经变得无所谓,只是听听而已。父母的这种大声呵斥的行为起不到教育的效果!
有一个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信息的表达,语言占7%,声音占38%,表情占55%。教育孩子的内容再好,只要一吼孩子,一切前功尽弃。如果这个时候父母能够用和蔼的态度,低声缓慢的语气进行说教、引导,孩子的紧张情绪会得以平稳,父母进行批评教育的时候孩子就会很容易的接受。
在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带孩子出去孩子看到喜欢的东西总会要求父母购买,不给买就大哭大叫,这时父母顾着自己的面子要不就是妥协,要不就是任凭孩子大哭大闹,这时候父母如果可以把孩子拉到无人的地方,小声肯定的语气对孩子说:“宝贝,你要的玩具妈妈不会给你买的,前几天也给你买了一个小一点的这个玩具呀,你看这里有那么多的小朋友,你要是一闹妈妈一生气肯定会批评你的,被别的小朋友看见了多不好意思呀。你这样无休止的要玩具是不对的!家里的玩具照样可以玩是不是?”悄声细语的对话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如果父母用悄声细语的沟通方式来教育启发孩子,一定会受到孩子的欢迎!
父母应该如何去做呢?
第一点,低声细语“冷处理”。教育孩子过程中,嗓门越高往往教育效果越是不理想。并且大喊大叫会让孩子丝毫感觉不到尊严的存在,如果在批评孩子过程中孩子和父母都在发脾气。批评就会伴随着哭闹、打骂,这种教育效果没有任何作用!如果父母将这种教育换成低于平常声音批评孩子,这种低而有力的声音会引起孩子的注意,效果往往要比大声训斥效果好,这种教育叫低声教育。
第二点,父母要控制住自己的脾气。孩子犯错父母首先要做到冷静。不论有多气都要压制自己的怒火,了解整个事情的经过,为什么会犯错?应该怎样改正?这样一来,孩子不仅知道哪里做错了,还会记住父母的教导。
第三点,适当的沉默。很多孩子对于父母的批评不以为然,如果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父母与平常相反的保持沉默,孩子反而会很紧张,下意识得会反省自己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