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进入韶关市第三中学读初中,当时还是所完全中学,一入校就听闻学校有个学生考进了华南师范大学,破了天荒。当然,这事对我没什么感觉,因为我更清楚这学校是韶关市区中学里最差的三所中学之一,人称“369”(三中、六中、九中),而三中则以打架斗殴闻名全市。
就是这样的学校,在班里跟同学互报升初考成绩时,我也只在排在中下。一般来说,我是不会有什么无法预测的发挥了,但我就是能把自己弄得师生侧目。初一第一学期,我英语考了个99.5,全级第一,英语老师很遗憾我丢了那0.5分,上课见了我都眼睛带笑。然后第二学期开始,我就不听课了,每逢周末就结伴骑行去市区看电影,还课堂顶撞,气得英语老师赶我出去。结果期中考试英语考了27.5,全级倒数第一。不仅于此,还在年级郊游时左手摔了骨折,我想班主任一定觉得我更应该进三中隔壁的工读学校(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知道那是什么学校了)。
混完初一,我觉得这样很对不起父母,开始读书。初二开学每天七点十分左右就到学校,班门还没开,在小山丘上读《红楼梦》……每次大考全班第一,全级第一批共青团员,代表新团员在全级发言(当然,讲稿是父亲写的)。同学关系很好,在考试时经常帮助有需要的同学,偶然出现被帮助同学成绩全班第一我第二的异常情况。
到了初三,基本减少与女同学谈笑的时间,在每次考试都全班第一的稳定状态下,考进了………………韶关市第十中学。这说明什么?不是我聪明,而是这学校真不是读书的地方。我就这么多花心思读读书,就成为老师眼中的勤奋学生了。我这一届360人里,考进市重点中学的只有一人,考进十中的只有五人。
三中那名考进华师的学生,他在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我1993年考进华师,他做了我的老师。